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达3.3亿!年轻人为何也成高发群体?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持续上升,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在所有死亡病例中,超过四分之三与冠心病发作或脑卒中有关,而且其中近三分之一的患者年龄未满70岁。因此,加强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心血管疾病现状

自90年代起,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居民死亡原因中占据首位,并且这一状况近年来愈发严重。以部分城市为例,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民众正受到这种疾病的威胁。在这些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案例中,超过四分之三是由冠心病和脑卒中引发的,而且在这些患者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年龄未满70岁。

发病机制与影响因素

心脑血管疾病有着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常常是由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风险因素所引发。如果这些风险因素不能得到长期有效的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就会增加。特别是在夏季,由于出汗增多,容易导致脱水,血液变得浓稠,血栓的风险也随之升高,这对于那些本身就有高危因素或者已经患病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更加严重的打击。

一级预防重要性

一级预防又称“未病先防”,意味着在心血管疾病尚未露头迹象时,就要着手预防和管控可能的风险因素。比如,对不合理的饮食结构进行调整,减少高脂肪、高盐分、高糖分食物的摄入。对于年轻人和体重超标的人群,应当加强体育锻炼,并尽早对血压、血糖、血脂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打断疾病的发展轨迹。如果不采取这些措施,疾病发生的可能性便会上升。

二级预防的意义

_预防三高什么意思_预防三高的最好方法

二级预防对于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至关重要。对于已经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他们需要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时,主动寻求治疗。这样不仅能显著降低不良后果的风险,还能帮助他们延长寿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方法特别强调要合理且持续地使用抗血小板等基础预防药物,以此来降低疾病再次发作的概率。

二级预防的挑战

二级预防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但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不少挑战。许多病人在完成治疗后,错误地认为自己的病情已经痊愈,于是便自行停药。以阿司匹林肠溶片为例,一些患者对饭前服用和剂量选择存在误区,再加上对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的担忧,他们擅自中断了治疗。这种对药物治疗的不遵从,极大地降低了治疗效果。

共同努力防控疾病

面对二级预防的挑战,病患和医生需并肩作战。必须对病患进行健康知识普及,用简单明了的方法讲解药物知识。只要病患与医生齐心协力,将一级和二级预防措施落实到位,严格遵守医嘱用药,有效管理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同时重视饮食调整和定期检查,就能显著降低患病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