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笑雅查看患儿的检查报告。
医生啊,小萌的胸口又膨胀了!在江北区中医院的中医儿科诊室里,李女士急忙拉过自己的女儿,脸上满是焦虑与无助。负责接诊的陈笑雅副主任中医师轻柔地触摸并检查后,确认了孩子确实又进入了发育期。这已经是这位7岁有余的小女孩第三次出现乳房发育的情况了。
一年内同样情况再次出现
2023年的一个夜晚,李女士照例为年仅六岁的女儿沐浴,在擦拭至胸部时,她的手指意外地碰到了一个硬物。她顿时感到手心颤抖,急忙上网搜索相关信息,屏幕上跳出的“性早熟”三个字让她心头一紧。提及此事,李女士依旧记忆深刻。随后,经朋友推荐,她来到了陈医生的诊所就诊。
陈笑雅指出,那是对这位小女孩的首次诊疗,经过详尽的检查,初步判断为乳房早期发育。经过四周的中药治疗,肿块有所减小。不过,这样的好转并未持续太久,到了2024年10月,同样的症状再次显现,经过一番治疗,肿块又得到了控制。
近期,孩子的胸部再次显现出成长的迹象,陈医生对此进行了确认,判定为乳房发育。然而,这让孩子的母亲感到十分担忧,因为与前两次不同,那时仅仅服用3至4周的中药后,乳房的硬块便有所消退。但这一次,尽管已经用药接近一个月,乳房硬块却并未出现明显的减小。
中药调理能有效延缓病情进展
近两年来,像小萌这样的孩子数量显著上升,且他们的年龄层正逐渐降低。陈笑雅在翻阅着厚重的门诊记录本时说道,过去几年里,前来就诊的性早熟患儿主要是六七岁的儿童,而现在,五岁左右的患儿数量也明显上升。她特别指出,每当寒暑假结束之后,门诊就诊人数都会迎来一个小高峰,有时甚至一天内就能接待七八位患者。
陈笑雅认为,这种变化与假期期间生活习惯的调整有着紧密的联系。众多孩子放假后便沉迷于手机,零食不断,夜晚熬夜而白天则懒于起床,这些行为均可能对孩子的内分泌系统造成干扰。
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医学领域,女孩在7岁半之前出现第二性征的发育现象被称为性早熟。陈笑雅进一步说明,小萌这类单纯乳房提前发育的情况属于部分性性早熟。尽管目前她不需要接受注射治疗,但仍需进行严格的监测。这是因为大约有10%至30%的病例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为更为严重的中枢性性早熟。
陈医生表示,中药调理对于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遏制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她一边说着,一边出示了几份病历资料。然而,若未能及时进行干预,病情的拖延将对患者成年后的身高产生较大影响。她提及了一位近期接诊的9岁女孩,该女孩身高仅有1.43米便开始月经,骨龄检测结果显示其生长空间所剩无几,正是因为在性发育过程中过早过快,未能得到及时的干预。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陈笑雅特别着重提出“三早”原则,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她建议家长们应如同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一般,重视他们的身体变化。尤其是对于即将步入青春期的孩子,如女孩在6至8岁,男孩在8至10岁,家长更应留意孩子是否有性发育的迹象。女孩在7.5岁之前乳房开始发育,男孩在9岁之前睾丸开始增大,若生长速度突然加快,并伴随阴毛和腋毛的出现,这可能是性早熟的表现。尤其是肥胖的女孩,她们的乳房肿块可能难以被发现;而男孩的睾丸增大在初期可能并不明显,家长可能难以察觉。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可以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并为孩子进行一次全面的生长评估。
家长普遍关注的预防性早熟问题,陈笑雅提出了一些建议:每日确保孩子有超过一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尽量在晚上9点前就寝,增加新鲜蔬果的摄入量石家庄市神兴小学,减少对甜食和油炸食品的食用,避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并远离成人护肤品。同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这对预防性早熟也是有益的。
记者 程鑫 通讯员 史末未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