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有过“麻木”的体验,诸如久蹲后腿部麻木、长时间压迫手臂导致的麻木等。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麻木现象是无害的,稍作休息即可缓解,然而,某些麻木现象或许是脑梗塞的早期信号。
《生命时报》在微信平台中可通过搜索“LT0385”来关注,该报特邀专家对脑梗所致的麻木症状进行归纳,并分享了一套有效的预防措施。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刘方军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魏磊
3个部位发麻当心脑梗
脑梗,亦称缺血性脑卒中,常被称作中风,它发生的原因是脑部血管发生阻塞,这导致血液无法顺利流入大脑,进而引发脑组织缺氧的情况。
脑梗疾病来势汹汹,病情严重,在发作前,人体往往会发出一些不寻常的警示,尤其是当以下三个部位出现麻木感时,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并迅速前往医院就诊。
舌头发麻
舌头作为大脑的前哨器官,与大脑通过舌神经紧密相连。脑梗塞的发生可能会损害负责语言表达和吞咽功能的神经,进而引发舌部活动的异常情况。
当脑部供血不足发生时,负责控制舌头活动的神经会出现功能障碍,这会导致一些典型症状互助县树人高级中学,比如舌头感觉麻木、僵硬,说话时可能会突然变得不流利或发音含糊,严重时甚至可能完全丧失语言能力。
面部发麻
面部神经与大脑血管紧密相接,一旦大脑供血出现短缺,面部神经就有可能受到牵连,进而引发面部麻木的症状。
面部神经受损后,患者面部表情可能不再均衡,这可能会造成脸部一侧的表情出现不协调或显得不自然。
频繁出现发麻感,若同时伴随有面部歪斜、流涎等症候,必须对脑梗塞的可能性保持高度警觉。
单侧肢体麻木
人体四肢的活动与感知能力均受大脑支配,一旦涉及的大脑皮层血液供应不足,便可能引发四肢运动或感知方面的障碍,其中手脚麻木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脑梗发生后,因头部一侧的神经受到压迫,导致身体同侧会突然出现麻木和不适感。当手脚麻木仅限于身体的一侧,而另一侧却保持正常时,这可能是脑卒中的早期信号。
脑血管病的麻,有4个特点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的主任医师刘方军指出,由脑血管疾病引发的麻木症状,一般具备以下几项特征。
麻木感突然发生
麻木感可能毫无征兆地出现,它既可能在休息时悄然而至,也可能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显现,甚至在夜间毫无预警地发生。
多为单侧麻木
梗塞灶若较小,仅对负责管理感觉的神经组织造成损害,则可能导致对侧身体某一区域出现麻木感或半身麻木现象。若为短暂性脑部血液循环不足,则只会引发间歇性的麻木症状。
随着缺血性脑组织范围的持续扩大,病变的动脉阻塞情况亦愈发严重,导致原本局限于局部的麻木感可能蔓延至整个半身,且原本的暂时性麻木感逐渐转变为持续的麻木状态。
症状跟体位姿势无关
颈椎病和腰椎病有时会引起麻木感,然而这种麻木现象实际上是由神经受到压迫所引起的。在特定情况下,若改变体位,压迫得以解除,麻木感便可暂时减轻或完全消失。
麻木症状与体位变动无关,不会因姿势调整而减轻,尽管如此,某些患者经历一段时间的麻木后,麻木感有可能会慢慢减退。
往往伴有其他症状
除了感觉麻木,多数患有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还会出现四肢无力、头昏、头痛、看东西不清楚或出现重影等症状,同时记忆力也会有所下降,特别是近期记忆的减退,此外,血压的升高或降低也是常见现象。此外,突然感到眩晕、恶心、耳朵嗡嗡作响以及站立不稳,这些也可能是脑血管疾病的早期信号。
脑梗有5个“祸根”
脑梗死的诱发因素涵盖了年龄、性别、遗传等无法改变的因素,还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心房颤动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可以调整的因素。对于这些可控因素,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加以积极管理和控制。
久坐不动
长时间保持不动的状态会降低血液循环速度,提升血液的粘稠度,导致代谢废物和脂肪更容易在血管内壁积累,从而产生斑块,严重时还可能诱发血栓。
建议在日间每坐立60分钟后,起身进行5分钟的轻松活动,以培养持之以恒的锻炼习惯,这有助于血液循环,并降低血管内杂质沉积的风险。
高盐高油
高盐摄入会导致体内钠离子过剩,进而引发血压上升和血管内皮的损伤;而高油脂食物的摄入则会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急剧上升,脂肪在血管壁上积累。
每日食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内,鼓励适宜人群选用低钠盐;同时,应减少油炸食品的摄入,用橄榄油来替换动物油。
情绪波动
情绪激动和焦虑状况会促使人体分泌大量肾上腺素等应激激素,进而引发血管收缩和血压急剧上升。这类生理反应容易加剧高血压、糖尿病等健康风险;同时,持续的情绪波动也会对血管内皮造成损害,从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进行深呼吸、冥想等放松技巧来减轻压力,以此防止血管频繁遭受“过山车”般的情绪波动带来的刺激。
夜间打鼾
严重打鼾,医学上称作睡眠呼吸暂停,这种状况会导致患者夜间频繁出现缺氧现象,血液变得浓稠,心脏不得不加倍努力泵血,从而增加了患高血压和心脏病的风险。长期缺氧还会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害,诱发心脑血管血栓的形成。
若夜间出现明显的打鼾现象,建议改变睡眠姿势,摒弃仰卧的睡法,并且应尽快就医进行相关检查。
烟不离手
吸烟不仅对呼吸系统造成伤害,还会提升患癌的可能性,同时,烟草中的尼古丁能直接对血管的内皮层造成损害,引发持续的炎症反应,并加快动脉硬化的进程。
研究表明,吸烟人群患脑卒中的几率比非吸烟者高出2至3.5倍。此外,吸烟者的亲属若长期吸入二手烟,其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明显上升。
建议积极戒烟,必要时通过药物或行为干预来科学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