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指出,夏季时节,“湿邪”与“暑热”两种邪气易于侵袭人体,它们会阻碍脾胃功能,导致食欲不振、腹部胀满、大便稀溏等症状。若湿邪长期郁结,则可能转化为热邪,进而引发湿疹、尿路感染等病症。因此,在夏季进行调养时,必须重视健脾利湿、清热降温的措施。
今日向大家推介三款饮品及三种简易动作,这些不仅有助于清热除湿、调理脾胃,还能滋养心神,助您在酷暑季节保持身心的和谐与活力。
三款茶饮清湿热、健脾祛湿养心神
01
茯苓薏莲茶
配方:茯苓、薏苡仁、莲子。
将材料彻底清洗干净,随后浸泡约十分钟后,点燃火源将水煮沸,保持沸腾状态十五分钟,最后将所得的清澈汤汁分多次作为茶水饮用。
功效显著,茯苓具有健脾利湿之效,薏苡仁擅长渗湿健脾,莲子则能养心安神。此三者结合,特别适合用于治疗因脾虚湿重引起的疲倦、食欲不振以及烦躁等症状。
02
藿佩陈皮茶
配方:藿香、佩兰、陈皮。
做法:沸水冲泡代茶饮,每日1~3杯。
功效显著:藿香具有解暑化湿之效,佩兰擅长清热和中,陈皮则能理气健脾;这些药材特别适合那些体内湿热蕴积、口中黏腻、舌苔厚重、水肿及痰多的人群。而对于脾胃虚寒体质的人,则应适当减少用药量。
03
菊花佩兰茶
配方:菊花、佩兰、绿茶。
做法:沸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
菊花具有疏散风邪、清热解毒之效,佩兰能化湿气、解暑热,绿茶则有助于清热。这款饮品适用于因暑热导致津液损伤、口苦咽干、头部和眼部感觉沉重的人群。对于阳虚体质的人士,建议谨慎饮用。
这三种茶饮可以相互搭配,共同饮用,例如茯苓薏莲茶搭配藿佩陈皮茶,可以增强祛湿的功效;茯苓薏莲茶配合菊花佩兰茶,既能解表又能清里,实现内外同治的效果。
三式动作促代谢,祛湿清热养心神
01
托天举踵祛湿导引术
作用:拉伸脾经、膀胱经,疏通水道,排出湿气。
站立姿势,双足并排而立,双臂从身体两侧开始,逐步抬升直至头顶,掌心朝上,仿佛承载着重物。接着,脚跟缓缓抬起,脚尖轻轻点地,维持这一状态3秒钟,随后脚跟再缓慢落下,如此动作需重复进行10遍。
呼吸配合:上举时吸气,下落时呼气。
02
劳宫穴清心对按法
劳宫穴位于握拳屈指时无名指尖所在位置,其功能在于清除心火、消除烦热,并有助于缓解失眠及多梦症状。
采用拇指指腹对劳宫穴进行轻柔按压,亦或进行环形揉擦动作,确保力度适宜,每次按压时间维持在5至10分钟之间,每日午后时分分两次,每组动作2至3次。
延伸动作:对按后双手搓热,敷于双眼1分钟,明目安神。
03
神门穴安神掐揉法
神门穴坐落于腕部横纹的尺侧端,位于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所形成的凹陷中,具有安定心神的效果,能够减轻心悸和改善记忆力减退的症状。
图源中国中医微信公众号
操作步骤:首先,拇指需略微弯曲,接着垂直施加力量,用指甲轻轻掐压或指腹轻柔按摩另一侧手腕的神门穴。在掐压之后,可以轻轻揉按神门穴,以此减轻刺激。按摩时的力度应以轻微的疼痛感为宜,每侧的掐按时间应持续1分钟。需要注意的是,掐法是一种较为强烈的刺激方法,因此不建议长时间反复使用。
以上三种动作,于清晨进行可助健脾,午后练习能清心,临睡前做则有助于安神,在进行这些动作时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舜耕街道办事处,必须注意与呼吸相协调,遵循“放松、缓慢、深沉、均匀”的原则,切记不可用力过猛。
编 辑:张 淇
主 编:梅凯悦
审 核:孙一奇
统 筹:马长庆
监 制:杨 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