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无意中伸出双手去碰触手机,频繁地翻看信息,最终意识到这耗费了你许多宝贵的时间?尽管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它也可能导致我们对它产生依赖。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进行科普,助你判断自己与手机之间的互动是否在健康的状态。
手机依赖现象
在日常生活里,不论是在队伍中等候、乘坐交通工具还是等待使用洗手间,许多人都会不自觉地掏出手机。而在工作或学习的过程中,手机信息也经常成为分散注意力的因素。根据调查数据,超过六成的人反映,由于手机的存在,他们在工作和学习时难以集中精力,这种对手机的过度依赖现象相当普遍。
即便没有接到新的消息,手机却频繁地被翻阅。起初只是想匆匆浏览一下,可转瞬间,时间便悄无声息地溜走,这无疑对日常生活的节奏带来了影响。
手机依赖影响睡眠
许多人都有在睡前长时间使用手机的习惯。据研究,这样的做法会影响褪黑素的分泌,进而扰乱人体的生物钟。因此,翌日,众多人可能会感到精神状态不佳。若长期如此,不仅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不利,还会大幅度降低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手机屏幕散发的蓝光会对大脑产生刺激,这使得人们难以进入深度睡眠。随着时间的推移,睡眠质量会显著降低。
无手机时的焦躁
手机无法正常运作,可能是因为电量耗尽、信号中断,亦或是遗忘携带。遇到这类情况,许多人会感到焦虑或空虚。这种情绪波动实际上揭示了他们对手机的过度依赖。比如,有些人出门时忘记带手机,就会显得心神不宁,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大家普遍习惯用手机来获取信息和进行沟通,一旦手机被拿走,他们就会感到心里不踏实,这实际上反映出他们对手机的过分依赖。
手机影响人际相处
与亲友欢聚一堂时,有人或许会情不自禁地拿出手机,或者显得有些心神不宁。往日温馨的聚会,如今却常因手机铃声的响起而中断,大家纷纷沉浸于虚拟世界,现实中的交流变得越来越稀少。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之间的联系逐渐出现裂痕。在许多家庭中,成员们过分沉迷于手机,这减少了他们的交流,矛盾也随之逐渐显现。这种现象对亲情和友情都造成了不良影响。
难以减少使用情况
许多人尝试减少对手机的依赖,但往往难以坚持下去。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长时间养成的不良使用习惯很难改变。此外,手机中的各类信息和娱乐内容也极具诱惑力。根据相关数据,在那些努力戒掉手机使用的人群中,仅有大约20%的人能够持续保持这种状态。
尽管有些人明白过度使用手机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但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常常不自觉地又拿起手机,继续浏览各种应用程序。
依赖程度评估参考
使用叮咚心理设计的问卷来衡量对手机使用的频率。在制作问卷时,我们综合考虑了注意力控制、情绪调节和行为控制等多个方面。我们借鉴了国际上普遍使用的量表,并融入了临床访谈所获得的研究成果。
评分结果划分为四个级别:轻度、中度、明显依赖和高度依赖或显现成瘾倾向。然而,需明确这仅是为了让个人对自己的状况有所认识,并不能取代专业评估。若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困难,建议及时向专家咨询。
你对手机使用习惯了解多少,你觉得自己在依赖手机这件事上处于哪个阶段?你可以参照文章里的调查问卷,对自己进行一番评估,也欢迎你把你的评估结果发到评论区。别忘了点赞和转发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