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主食竟被当成减重诀窍?浙大二院营养师紧急提醒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不吃主食=减重诀窍?浙大二院营养师沈放提醒,小心越减越难!

首先,切勿将主食视作洪水猛兽,实际上,没有任何一种食物是减重的唯一障碍,关键在于如何进食以及摄入的量。

主食对于我们身体健康极为关键,它不仅是“大脑的能量补给站”,能够迅速在消化系统中转化为葡萄糖,为大脑提供主要的能量支持;而且还是“营养的供应基地”,是B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对于保护皮肤和黏膜屏障以及维持心脏功能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此外,主食中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保持肠道菌群的平衡,预防便秘的发生。

许多人认为主食仅限于大米、馒头、粥和面条,然而实际上,主食的种类远不止这些,它涵盖了全谷物如糙米、燕麦永川行政服务中心,杂豆如红豆、绿豆,以及红薯、土豆等薯类,甚至包括一些高淀粉的蔬菜,比如莲藕、南瓜,它们同样可以算作主食。

日常食用主食并不会导致体重增加。要维持体重,重点在于主食的“质量”和“分量”的合理搭配。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日应摄入200至300克的谷类食品,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应占50至150克,薯类食品则应摄入50至100克。总体而言,提升粗杂粮在主食中的比例,使其达到主食总量的1/3至1/2,包括荞麦、燕麦、粳米、糙米、绿豆、红豆、红薯、玉米等,这样才能使饮食更加丰富多样,符合健康饮食的原则。

肥胖患者即便不摄入主食,却可能因饮用含糖饮品、过量食用零食或烹饪时油量过多,导致总热量摄入仍然过高,这些因素或许正是他们减重不成功的原因。沈放指出,还有一些人尝试通过摒弃主食来实行生酮饮食,但从医学专业角度分析,这种方式可能并不适宜。生酮饮食是一种严格遵循、需专业指导的饮食计划,它要求极低量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通常情况下)。

即便不摄入米饭和馒头,只要大量食用水果、根茎类蔬菜或是含糖食品,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仍旧可能偏高,无法达到生酮饮食的状态。而且,生酮饮食并不适合所有人,若操作不当,可能会增加肝肾功能的负担,引发血脂异常,甚至出现营养不足等问题,因此建议在专业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

面对减肥过程中令人失望的“停滞期”,体重计上的数字毫无变动,这又该如何是好呢?

别担心,这是身体的正常反应!

沈放指出,减重平台期主要是由激素调节、代谢适应以及心理行为因素所引起。一方面,减重之后,那些能抑制食欲并促进能量消耗的瘦素水平会降低,而那些能刺激食欲的饥饿素等激素水平则会上升,导致身体对能量减少产生“抗议”。另一方面,身体会逐渐适应新的体重和生活方式,基础代谢率会有所降低,之前形成的“能量缺口”也会相应缩小。在众多因素的作用下,持续不懈的努力有时难以见到成效,容易让人感到沮丧,进而可能无意中放宽了对饮食的约束,或是减少了运动强度,这些做法都可能导致体重减轻的速度减缓,甚至完全停止。

进入减重平台期后,你或许并未察觉到自己的食量实际上有所增加。此时,医生建议你前往临床营养科门诊,寻求专业营养师的帮助,对自身的饮食摄入进行重新评估,并据此制定新的饮食方案。对于那些因肌肉大量流失而感到疲惫的患者,医生还会建议他们定期检测身体成分,调整饮食结构,确保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在1.2至1.5克每千克体重之间,以维持肌肉质量和较高的基础代谢率。医生除了提出调整饮食,还推荐提升运动量以形成新的“能量差额”,建议变换运动方式,延长运动时长、提高运动次数和力度,并尝试参与新的运动种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