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网7月1日报道,长期以来,有一个错误观念在流传:“白内障非得等到‘熟透’才能进行手术?”这种观点导致众多中老年人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机会。然而,现代眼科医学已经打破了这一传统观念——一旦白内障开始干扰日常生活,手术就进入了最佳时机。推迟治疗不仅会加剧视力下降,还可能诱发青光眼、葡萄膜炎等严重疾病。据青岛眼科医院北部院区报道,该院已采用飞秒激光辅助技术,将白内障手术推向了“精准微创”的新阶段,手术仅需10分钟,术后次日患者即可恢复清晰视力。
跨越千里求医
杨大爷今年68岁,他是东北地区的退休工人。最近两年,他发现自己的视力明显衰退:看报纸上的文字变得异常艰难,外出散步时常常看不清楼梯,甚至心爱的象棋也无法继续下。在当地医院接受检查后,医生诊断出他患有双眼老年性白内障。然而,他听闻周围的人说:“必须等到白内障完全成熟才能进行手术。”
杨大爷的生活因此陷入困境,那“等”字成了他的负担,他的视力从最初的0.5急剧下滑至0.2,做饭时常常误放调料,甚至有一次险些被开水烫伤,儿女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近期,杨大爷前往吴晓明主任处求医,接受了全面体检。检查结果显示,杨大爷的晶状体混浊严重,已达到四级程度(即成熟期白内障),并且存在患上青光眼及其他并发症的潜在风险。
杨大爷,您的状况已经达到了进行手术的标准,无需继续等待。吴晓明主任这样说道,"当前手术技术相当发达,越早进行手术,越能尽早享受到好处。"考虑到杨大爷日常生活中主要需要看远距离的事物(比如看电视、外出活动),医生为他量身定制了"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加上"单焦点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方案。
手术当天,整个治疗过程耗时不超过15分钟。术后次日复查时,杨大爷的远视能力已从术前的0.2提升至0.8。"视野变得如此清晰!对面楼顶的空调外机都一目了然!"杨大爷兴奋地感叹,"若早知手术如此简便,我这两年的痛苦本可避免!"
杨大爷重拾了清晰的视力,生活也随之焕然一新:他每日沉浸在阅读书籍和报纸的乐趣中,与老友们切磋棋艺,周末还会带着孙子去公园享受欢乐时光。"吴主任,是您让我得以再次领略这个世界的精彩!"在复诊时,杨大爷满怀感激地表达了他的谢意。
警惕白内障的三大认知误区
青岛眼科医院副院长兼北部院区院长吴晓明指出,白内障治疗存在三大常见误解。首先,许多人误以为白内障必须等到“成熟”阶段才能进行手术。然而,这种看法已经过时了。在过去,由于医疗技术的限制,手术通常要等到晶体完全混浊才能进行。但现在,只要视力下降到一定程度,影响到日常生活(例如视力低于0.5),就可以进行手术。如果延误治疗,可能会引发并发症,从而增加治疗的复杂性。其次三门峡市农机农垦发展中心,有一种误解认为滴眼药水可以治愈白内障。目前尚无药物能够逆转白内障,手术治疗是唯一可行的有效途径。所谓的“特效药”可能会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机。误区三:认为年纪大了就不适合进行手术!实际上,高龄并不是手术的禁忌,只要身体状况适宜,即使是百岁老人也能接受手术。
专家指出,白内障在初期阶段往往不易被察觉。一旦出现以下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视力变得模糊,仿佛透过一层“毛玻璃”;夜晚视力显著减退;对色彩的识别能力下降;即便频繁更换老花镜,看东西依旧不清晰。特别提醒,糖尿病患者和高度近视人群更容易提前患上白内障,因此他们需要定期进行眼部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