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版丨水成文
播散性肿瘤细胞,即DTC,能够在远离原发灶的器官中长时间保持非活跃的休眠期,至于这些细胞何时被唤醒并形成转移性病灶的具体外部因素,目前尚未有明确的研究成果。
2025年7月3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的胡国宏研究团队邢台市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中心,在Cancer Cell期刊上,发布了一篇题为“化疗通过诱导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激活休眠的肺癌细胞”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成功构建了休眠肿瘤细胞谱系追踪系统——DormTracer,首次明确指出休眠状态的播散性肿瘤细胞能够被唤醒并引发转移,同时揭示了化疗如何激活休眠肿瘤细胞进而引发复发的具体作用和机制。这一重要发现为解释为何乳腺癌患者在化疗初期取得疗效后,常常难以避免后续的转移和复发现象提供了科学依据。
此外,该研究还引入了一种创新的联合治疗方案——即Senolytic联合化疗,这种策略能够有效抑制在化疗后复苏的休眠播散性肿瘤细胞,从而为遏制肿瘤的转移和复发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
在这项最新的研究里,研究团队成功证实了化疗药物,如阿霉素和顺铂,能够促进处于休眠状态的乳腺癌细胞增殖,并加剧其向肺部转移的现象。
研究团队成功构建了一种基于重组酶的休眠肿瘤细胞谱系追踪系统,命名为DormTracer。该系统进一步验证了化疗能够促使原本处于休眠状态的播散性肿瘤细胞(DTC)重新活化,进而引发转移性肿瘤的复发。化疗机制下,能够引发成纤维细胞的衰老过程,进而促使它们分泌特定蛋白质,这些蛋白质有助于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的构建。NET的形成能够对细胞外基质进行重塑,进而推动休眠的DTC(循环肿瘤细胞)的增殖。
关键在于,研究团队进一步揭示了,通过将专门用于清除衰老细胞的药物Senolytic(由达沙替尼与槲皮素组成)与化疗药物阿霉素相结合使用,能够有效抑制化疗后休眠状态的播散性肿瘤细胞(DTC)的再次活跃,同时还能抑制肿瘤的转移和复发。
该研究的亮点:
总体而言,该研究明确呈现了休眠癌细胞复苏的实证,同时阐明了化疗如何导致癌症扩散的潜在途径,并强调了提升癌症治疗方法的潜在途径。
论文链接:
Cell杂志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该论文的摘要可通过以下链接获取:https://www.cell.com/cancer-cell/abstract/S1535-6108(25)002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