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加速消融!2027 年或迎首个无冰日?极端高温来袭谁之过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这个夏天,多国在滚烫中挣扎。

中国、美国和欧洲多地温度突破40℃。

地中海沿岸、美国东西部沿海地区以及亚洲多个国家,正经历着“极端高温”现象逐渐常态化的过程。

这些极端天气事件与北极变暖密切相关。

北极地区的冰层正在逐渐减少,众多研究表明,该地区有望在2027年的夏季出现第一个无冰的日子。

北极地区的气温上升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卫星所捕捉到的监测图像,日复一日地揭示着这一严峻的警示。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在2023年发布的报告中指出,过去四十五年间,北极地区的年均气温每十年便上升了0.75摄氏度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舜耕街道办事处,而今年二月,北极局地气温甚至比往年同期高出整整二十度。

北极冰层面积在2024年初创下历史新低。

研究结果表明,在较短时间内,极端气候现象有可能导致超过两百万平方公里的海冰消融。

冰下隐藏着危险。

随着永久冻土融化,数千年前被冻结的微生物正在复苏。

这并非科幻电影中的桥段。据英国广播公司(BBC)2016年报道,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北极圈内,爆发了一场炭疽疫情。一具已经死亡超过七十年的驯鹿尸体,随着冰层的“解冻”而融化,其中的炭疽杆菌也得以复活。这场疫情最终导致了2000多只驯鹿的死亡,以及数十人的感染。

地铁跑酷北极周活动完没成奖励__沉睡的北极熊

科学家已在永久冻土中发现多种危险病原体。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微生物专家Jean-Michel Claverie发出警示:在永久冻土层中,或许潜藏着已经消逝数千年的古老病毒,这些病毒对人类的免疫系统来说,是全然陌生的。

2014年,Claverie领导的科研团队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永久冻土层中挖掘出了一种名为Pithovirus的巨大病毒。即便经历了长达三万年的冰封,这种病毒在实验室环境中依然具备感染单细胞生物的能力。

俄罗斯科研团队在位于西伯利亚的永久冻土层中探测到了存活状态的脑炎病毒、天花病毒以及西班牙流感病毒的残留。相关研究成果已正式在《病毒学期刊》上予以公布。

气候变化与病原体释放形成恶性循环。

北极永久冻土存储了约1.6万亿吨碳,是大气中碳总量的两倍。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研究员Kimberley Miner提出,永久冻土的融化会释放出温室气体,这些气体的释放又会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的趋势,从而引发更多永久冻土的融化。

更为令人忧虑的是,这些区域的人类活动正日益频繁。采矿作业、石油勘探活动以及新开辟的航路,都使得人类与这些微生物接触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我们现在还不可能创造出第二个地球。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预计,若不采取有效措施,本世纪末全球气温极有可能上升超过2.7摄氏度,而永久冻土的融化也将成为无法挽回的趋势。

北极地区的监测合作亟需得到强化,这不正是一个中美俄三国展开合作的绝佳机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