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仅38岁!旅游网红博主二师兄因病去世,生命为何如此脆弱?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7月1日的深夜时分,旅游领域的知名博主二师兄的挚友小白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条信息:“我的这位兄弟不幸于2025年7月1日因疾病离世,在此我要向那些素未谋面或曾经相识的朋友们表达衷心的感谢,他们给予了我许多帮助和鼓励。虽然他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不再受疾病的折磨,他将踏上一段新的旅程,前往另一个世界。”

图片

据相关资料显示,这位名叫二师兄的旅游博主,真名朱某,来自河南三门峡,现年38岁。他从事旅游行业已有10年,同时担任三门峡文化旅游的推荐官。在他的个人社交账号中,频繁发布河南以及周边地区的旅游指南,吸引了众多游客特地前来寻求他的团队旅游服务。

2日早晨,记者成功联络到了朱先生生前的挚友,对方透露,朱先生于1日傍晚离世,而2日清晨他的遗体已妥善火化,“我们已在社交平台发布了悼念信息”。

图片

记者观察到,在今年的3月16日,朱先生的个人账号仍持续发布文旅视频,积极推广三门峡的樱花集市。朱先生的朋友透露:“这情况确实很突然,他患上了晚期直肠癌,仅仅3个多月便离开了我们。”

另一位了解情况的人也对记者进行了证实:“他正值壮年离世,临终前还特地请了理发师打理面容,实在令人感到非常遗憾互助县树人高级中学,如此年轻的生命就这样逝去了。”

图片

得知朱先生离世的消息后,众多网友在二师兄的社交媒体账号评论区留言表达哀思,他们写道:“愿他在另一个世界不再遭受病痛折磨,愿他走得安详。”

数据表明,大多数直肠癌源自腺瘤性息肉的转化,其成因多样,涉及环境、饮食、生活习惯以及遗传等多重因素的交互影响。在初期,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的不适感,只有当病情发展至影响排便或癌肿出现溃烂出血时,才会出现相应的症状,比如频繁的便意、腹痛、腹胀、里急后重等。除此之外,患者还可能伴有体重减轻、消瘦等伴随症状。

图片

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近年来明显上升,每年新增的结直肠癌患者数量已超过所有恶性肿瘤新增病例的十分之一,这一比例使得结直肠癌成为所有恶性肿瘤中新增病例数量位居第二的疾病。

细胞从正常状态逐步转变为癌细胞,这一变化过程颇为缓慢,然而,众多患者在结直肠癌发展到晚期时才寻求治疗,究其根本,主要是对早期出现的症状未能保持足够的警觉。准确识别结直肠癌的“警示信号”对于及早发现病情至关重要。

结直肠癌的警示症状越早识别,治愈机会越大

结直肠癌的早期表现往往难以区分,它们可能和肠道功能失调、消化系统不适、肠炎或痢疾等症状混淆。然而,一旦出现以下状况,务必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1.大便带血

粪便中混有血液,且非痔疮所致,这通常标志着结直肠癌的初期信号;若血液出现,可能源自靠近直肠的结肠部位,通常出血量较少,颜色偏暗红,可能在排便时或之后排出,并附着在粪便之上;而若粪便呈现黑色,甚至类似柏油,则出血可能源自结肠更高位置。

2.脓血便

持续的脓血便,若反复出现,对痢疾的治疗效果不佳;患者会频繁感到便意,总感觉排泄不完全,而且常常伴有肛门坠胀感。

3.排便习惯改变

一般成年人排便的频率较为规律,通常每天一次,粪便既不干燥也不稀薄;然而,也有部分人每日排便次数在两到三次之间,或者每隔两三天排便一次,且这些情况并不伴随任何不适症状。

若未受到任何外界因素的触发,比如生活环境、工作状况、旅行经历、饮食或药物使用等,若出现排便频率的剧烈变动,无论是便秘、腹泻还是两者交替出现,且这一状况持续超过三周,那么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4.大便形状改变

大便变细、变扁或表面出现槽沟。

5.大便潜血

粪便检查反复多次出现隐血者。

6.腹痛腹胀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通常不会感到疼痛,但一旦肿瘤扩散至直肠周围组织或腹膜,局部疼痛便会随之出现。若患者出现持续性的下腹部不适、隐痛或腹胀等症状,需提高警惕,考虑到结直肠癌的可能性。

7.腹部肿块

息肉型结肠癌主要出现在右侧结肠部位,患者腹部常常可以触及体积较大的肿块。这种肿块通常位于横结肠,可以在脐部周围被触及,质地较硬,其大小不一,表面还可见到突起的结节。

8.贫血

结直肠癌导致的持续慢性出血是导致贫血的关键因素。贫血症状通常包括疲累、倦怠、眩晕、心悸,以及眼睑结膜和指甲床的苍白。

9.体重减轻

持续的肿瘤消耗会导致患者体重显著减轻,并且常常会感到身体虚弱和精神不振。若这些症状在较短时间内出现并持续加剧,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羊城晚报、羊城派整合了来自极目新闻、红星新闻、大象新闻以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