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迪哲医药正针对肺癌以及血液瘤两大领域内尚未得到充分满足的医疗需求,逐步构建起一种连续性的战略布局。
张小林指出,公司的研发团队在肺癌及血液肿瘤两大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与沉淀,故而我们选择将目光锁定在这两个领域,致力于在我们具备明显竞争优势的细分市场中展开全球化的竞争。
现有治疗手段对于三代EGFR TKI耐药的NSCLC患者来说,其临床效果并不理想。迪哲医药研发的DZD6008是一款新型高选择性EGFR TKI,它已在三代EGFR TKI治疗失败、多线治疗无效以及出现脑转移的患者中展现出卓越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此药有望满足NSCLC领域尚未得到充分满足的临床需求。
在此之前,2023年欧洲内科肿瘤学会(ESMO)年会公布的一项综合分析表明,舒沃哲作为单一药物在EGFR exon20ins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线治疗中,确认的客观缓解率(ORR)高达78.6%,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则达到了12.4个月,这一成果有望对该领域的一线治疗方案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可能重新塑造这一领域的治疗格局。
最近,舒沃哲针对EGFR exon20ins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方案,在多个中心的全球Ⅲ期临床试验“悟空28”(WU-KONG28)中,所有患者已顺利完成招募。
在血液瘤这一领域,高瑞哲这款已上市药物是全球唯一且首个专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设计的JAK1抑制剂。它成功打破了PTCL治疗领域“全球十年无新药”的僵局,并且是目前单药治疗PTCL患者中,中位总生存期(mOS)最长的药物,其疗效首次达到了2年以上。
DZD8586系全球首发的非共价LYN/BTK双靶点抑制剂,目前市场上尚无同类药物能够同时对抗引起BTK抑制剂耐药的两种关键机制。该药物能够有效阻断BCR信号通路,且能够完全穿过血脑屏障,对于既往接受过深度治疗的多种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表现出显著的抗肿瘤效果。
迪哲医药方面透露,目前获得的批准适应症仅为初步阶段,该公司计划进一步拓宽适应症范围。伴随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预计临床适应症将逐步增多,同时,这些适应症在临床及商业领域的价值也将持续显现。
定增充实资金、产品持续造血,优选海外市场合作者
张小林指出,国产创新药物若欲走向国际市场,必须借助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来展现其独特优势。若仅依赖中国患者的研究数据,恐难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舒沃哲是中国创新药中出海成功案例的少数之一。该药物已经在中国和美国分别获得了四项突破性疗法(BTD)的认定。在全球范围内,舒沃哲是EGFR exon20ins NSCLC领域内唯一同时获得中国和美国多项BTD认定的药物。在FDA的申报过程中,舒沃哲还享有了优先审评的特权。根据历史申报数据,针对那些获得优先审评资格的药品,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设定的目标是,在六个月之内完成对该药品的审评工作。
为了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同步研发,我们须在北美、欧洲以及亚洲的众多国家与地区同步展开临床试验,这要求公司投入大量研发资源。
在2020年至2024年期间,迪哲医药的年度研发资金投入逐年增加,具体数额依次为4.39亿元、5.88亿元、6.65亿元、8.06亿元以及7.24亿元。
在成功推出两款具有原创性的新药之后,公司的盈利能力得到增强,亏损状况逐步改善石家庄市神兴小学,进而具备持续资助公司产品线向全球市场拓展研发的实力。
2024年的年报揭示,公司的净亏损数字大约为8.5亿元,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降幅达到了24%;进入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的净亏损进一步降至约1.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降幅为14%。
今年四月,迪哲医药成为“科八条”发布后,首家获得证监会批准注册,且未盈利的上交所企业,成功完成了近18亿元的定向增资。该公司透露,将加大力度推进相关产品的研发进程,并加快国内外临床试验的步伐,旨在为在研产品的上市注册进程奠定坚实基础。
迪哲医药将此次增发募集资金的主要用途之一定位为新药研发,计划投入超过10亿元,这一资金将重点支持舒沃替尼、戈利昔替尼以及DZD8586的临床试验研究。
最近,众多国内新药研发企业正以商务拓展(简称BD)手段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而迪哲医药是否采纳这一策略,同样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张小林向《每日经济新闻》的记者透露,行业成熟度的体现之一便是BD热,目前公司正在对潜在的合作伙伴进行积极的评估,对所有合作形式持开放态度。在考虑合作时,BD对产品全球布局的影响以及是否有利于公司在该领域的战略发展是关键考量因素。迪哲医药不会单纯为了BD而进行BD,特别是通过出售“青苗”来筹集资金,这绝非公司的首选策略。显而易见,迪哲医药坚守的原则是坚决不因追求眼前利益而损害长远利益。
张小林进一步阐述了公司研发的定位。他指出,尽管ADC(抗体药物偶联物)、双抗、细胞治疗等领域在我国创新药物领域占据优势,且国内相关产品线在全球市场上亦处于领先地位,然而,在研发项目的启动阶段,热门领域并非迪哲医药选择竞争领域的核心考量因素。
张小林表示,迪哲的研发决策基于对临床未满足需求的深入洞察以及转化科学的理论支撑,我们特意挑选了那些我们能够构建技术壁垒的小分子药物设计领域,积极参与全球竞争,而非盲目追逐行业一时的热点。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