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高质量的爱情,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然而,究竟何为高质量的爱情?若是在社交媒体上稍作搜索,便会发现众人对这一问题的见解似乎各执一词,不尽相同。
· 有些人觉得是三观一致,两个人一拍即合;
· 有些人觉得是能够互相给予足够的安全感;
有些人认为他们之间可以畅所欲言,即便面临困难,也能妥善处理。
那么,这个问题有答案吗?
当然是有的,只不过它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对亲密关系的质量感知和评价极具主观性;即便他人觉得你们经常争执不休,认为你们不匹配,只要你们双方主观上都觉得感情融洽,那么这样的关系依然可以被视为高质量的爱情。
尽管如此,婚姻心理学的研究揭示,这种所谓的“主观性”实则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那些维系良好的亲密关系,往往展现出一些共有的特点。
因此,今天我们将探讨五项婚姻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以了解那些充满高质量的爱情通常具备哪些共同特点。
既是倾诉者也是回应者
许多人可能觉得,亲密关系就是可以畅所欲言,若两人每日都有聊不完的话题,那么这无疑表明他们之间的亲密程度相当高。
该看法并无不妥,从一定角度分析,亲密无间的关系实则源于频繁的交流,然而单纯的对话并无法满足需求,关键还在于那种“交谈的氛围”。
亲密关系人际过程模型指出,亲密感的产生是在两人间的交流互动之中,然而,并非简单的闲聊便能增进亲密感。要想有效促进亲密关系的深化,此类对话需包含以下三个关键要素:
自我表露,指的是个体主动向他人透露内心深处真实的自我信息,这些信息涵盖了当下的情绪波动、过去的经历以及那些表达忧虑和期望的思绪,而不仅仅局限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伴侣间的互动(伴侣反应性):当一方分享个人信息时,另一方会给予正面的反馈,体现出对伴侣情感的深刻理解、接纳以及关怀之情。
感知到对方的反馈:当主动分享个人信息的人,获得了对方积极的反馈,并感受到自己被真心接纳和尊敬时,他们便能增强彼此间的亲密程度。
研究显示,在亲密关系质量较高的情侣中,他们通常会交替扮演倾诉者和倾听者的角色;双方都乐于主动向对方倾诉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同时也能深切体会到对方的关爱与支持。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因此,一段优质的爱情并非仅仅是“我爱你,你爱我”这般简单,它更体现在每一次“你愿意倾诉、我愿意倾听,倾诉时能被理解、倾听后能给予回应”的互动中,每一次主动的换位思考和真诚的回应,都是真爱的生动写照。
我们都变得更好了
心理学领域有一个术语称作“自我拓展”,这代表了人类的一种根本驱动力。它描述的是个体通过与他人建立联系或投身于新的活动,来达到认知层面的拓宽和情感层面的满足,进而提升个人的能力与自我效能感。
在亲密的关系中,这种倾向尤为突出,这是因为亲密关系营造了一个安全的交流环境,使得双方可以毫无保留地分享彼此所不具备的知识、技能、情感支持以及物质资源,进而促进彼此自我界限的拓展。例如,你对摄影毫无了解,然而由于伴侣是一位摄影爱好者,你也就掌握了一些关于构图和审美方面的技巧。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与那些仅限于日常生活的伴侣相比,那些频繁共同尝试新奇活动的伴侣,诸如共同学习新技能、体验新鲜事物或探索未知领域等,他们的情感联系更为紧密,对彼此关系的满意度也相对更高,而且这种正面影响能够持续深远地作用于双方的关系。
因此,在一段优质的爱情联结中,两人时常能感受到自我价值的提升,不仅陶醉于对方的陪伴之中,而且还能共同经历成长与变化。
以积极的方式解决冲突
有人或许认为,若两人间的亲密程度相当高,那么他们之间便不会发生争执。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即便是最恩爱的伴侣,也可能因为日常琐事如油盐酱醋等小事发生争执。因此,爱情的品质高低并非取决于“是否会发生争吵”,而是取决于“争吵的方式”。
心理学家将亲密关系中的冲突处理方式分为了以下四种:
冲突参与(Conflict Engagement):直接陈述个人立场和感受,力图通过争执或辩驳的方式达成问题的解决。
选择退缩或绕开问题,采取降低交流频率或不予回应的方式,来应对冲突。
为防止矛盾加剧,个体会选择压抑自身的真实情绪与见解,采纳对方的意见与决策。
积极面对问题解决(Positive Problem-solving),意味着在表达个人情感与观点的同时,也要认真聆听并尊重对方的见解,借助高效沟通与协商手段来化解矛盾。
《婚姻与家庭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对155对新婚夫妇在7年间的婚姻状况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夫妻间处理矛盾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预示了婚姻的优劣及双方对婚姻的满意度。那些婚姻满意度较高的夫妻,更倾向于采取“积极问题解决”的策略来化解彼此间的争执。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因此,在一段优质的爱情关系中,双方会将争执视为增进交流的契机,双方都乐意以理解和尊重的心态共同应对挑战,而非一味追求分辨“谁是谁非”,这有助于提升彼此间的信任与亲密。
笑点变得越来越像
你是否留意到,不论是与自己相识已久的挚友,抑或是关系亲密的伴侣,他们之间总能迅速领会彼此的幽默,不约而同地发出欢声笑语。
实际上,从两人是否在笑点上产生共鸣,确实可以直观地判断出他们关系的亲近程度。
《人际关系》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对情侣间的笑声交流进行了细致的观察,研究人员邀请了71对情侣参与实验,他们在实验室中填写了关于关系质量的问卷。随后,每对情侣进行了一次对话,内容涉及他们相识的情景。整个对话过程被录像记录,并通过微观分析方法对对话中出现的笑声进行了标注。
研究发现,在交谈过程中,情侣双方同时开怀大笑的频率越高,以及笑声出现的时刻越一致,他们在问卷上所表达的亲密程度也就越深。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这一现象实际上与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系统密切相关,该系统的核心作用在于协助个体实现“同理心”,即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或情感表现,激活自身大脑中相应的神经路径,进而领悟他人的感受或模仿其动作。亲密关系的人之间,这种“共鸣”效应愈发显著,因此我们常常看到感情融洽的两人会自然而然地同时开怀大笑。
因此,当你观察到与伴侣间的幽默感趋于一致,这种日常中的细微默契,实际上揭示了你们之间亲密关系的品质相当出色。
能够做到真正的宽恕
情侣在共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失误,比如不小心损坏了对方的收藏品,或者在旅行中忘记携带必要的证件等情况。
那么,对于那些亲密关系质量较高的情侣来说,他们在遇到此类问题时,会如何应对呢?
在《积极心理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对91对已婚夫妇进行了长达一年的持续观察,结果显示,那些在婚姻生活中展现出较强宽恕能力的配偶,往往也拥有更为优质的婚姻关系。
研究者进一步强调,宽恕并非等同于“置之不理”“一笔勾销”或“默默忍受”。实际上,宽恕所代表的是:
· 你会如实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压抑在心里;
· 你愿意尝试从对方的角度理解问题,而不是只盯着错误本身;
· 你能够在情绪平复之后,重新恢复对伴侣的信任和积极态度;
你应将关注点从“谁对谁错”的争执中抽离,转向思考“我们如何共同应对这一挑战”。
因此,一段优质的爱情并非意味着完全避免失误与伤害,而是要求双方能够真诚地原谅彼此的过错,展现出对对方的包容与珍视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关系才会愈发牢固和深厚。
高质量的爱情在于练习
我们通常认为,真挚的爱情降临是由于“缘分”或是性格的相投。然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却常常揭示,一段美好的爱情可能源自于心灵的触动,而一段高品质的爱情往往更依赖于双方不懈的努力与精心的维护。
现在,我们将向大家介绍一些简便实用的心理技巧,这些技巧能够助力我们提高人际关系的紧密程度。
在倾听他人情绪表达时,应避免打断、反驳或急于提出建议,耐心等待对方充分倾诉,随后以温和的语气回应:“我感同身受你的心情”、“我与你同在”。
为增进情侣间的情感交流,特别推荐安排一个专属于彼此的情感沟通时段,即便短暂至半小时,也能让两人依次讲述近期生活中的难忘点滴,并敞开心扉,表达各自的所思所感。
执行共同进步方案:与每次约会重复相同活动相比,不妨尝试未曾体验过的活动,亦或互相教授一项新技能,这更有助于增进彼此间的情感联系。
学习非暴力沟通技巧,可以采用四步骤来有效交流:首先,观察具体情境(比如,在约会期间你频繁使用手机),接着,表达个人感受(比如,我感到有些被忽视),然后,明确自己的需求(比如,我渴望在用餐时能够愉快地交谈),最后,提出具体请求(比如,我们可以分享彼此最近的经历或情感)。
针对那些常因他人过错而怒气冲冲、陷入冷战的人,练习宽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转变途径。可以尝试将因伴侣举动而受伤害的经历记录在笔记本上,包括当时的所思所感。接着,进行角色互换的思考邢台市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中心,写下:“假如我是对方,那时我或许会......”
结语
婚姻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在《爱的八次约会》一书中指出,爱情不仅仅是情感的表达,其重要性甚至超越了感觉本身。它要求我们具备明确的意图和投入的关注。这种对爱的培养和锻炼,被他称作“调谐”。
优质的爱情并无统一的评判准则,关键在于两人需不断地修炼“爱的艺术”,并适时地进行调整与改进,唯有如此,方能与伴侣达到心灵上的同步,进而孕育出只属于他们自己的高品质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