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药品为何要扫码?了解药品前世今生,保障用药安全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你知道吗,现在购买药品时,扫码识别已经变成了一项必备的技能。这种药品追溯码,它不仅能有力地确保我们的用药安全,还能有效地维护医保基金的安全。接下来,我会逐一为大家详细讲解相关的知识点。

追溯码登场

以前,病人在医疗场所拿药时,药品会直接交到他们手中,但现在这一操作流程已经出现了显著的变化。最近,成都的魏先生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取药时,工作人员先将药片放置在专门的仪器上,通过扫描操作将药品资料录入电脑系统,然后才将药品交给他。这一举动标志着药品追溯码在我国得到了首次应用。自2025年7月1日起,各医药机构在售卖药品时,需通过扫码来完成医保资金的结算。截至目前,成都市的医药机构中,已有超过1.8万家完成了追溯码的录入,保证了所有机构都能顺利接入系统,接入率达到了百分之百。

揭开“回流药”面纱

使用医保报销渠道获取的药品,一旦非法转手并再次流入市场,便被称为“回流药”。药品的追溯码,相当于它的“电子身份证”,一般情况下,一个药品的追溯码只应记录一次销售信息。如果某个药品的追溯码被多次扫描,这很可能意味着它是假药、回流药,或者是药品被调包,这种状况对公众健康和医保基金的安全都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查询追溯码方式

现在,我国的医疗保障服务平台已经提供了药品及耗材的追踪信息查询服务。市民在购买和使用药品时,可以通过国家医保局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或者国家医保服务平台的应用程序,对药品的追踪码进行扫描并查询。魏先生用手机登录了国家医保局的公众号,他对药盒上的条码进行了扫描,结果发现自己成为了第一个购买该药品的人。这样一来,他便能够详尽地知晓药品的来源和去向。

扫码异常举措

7月起成都购药有变化:医保结算需先扫码 1.8万家定点医药机构已实现追溯码上传__7月起成都购药有变化:医保结算需先扫码 1.8万家定点医药机构已实现追溯码上传

遇到扫码时出现故障,应马上停止使用该药品。同时,必须详尽记录交易的具体时间、地点,还有相关人员的外貌特征。另外,还需妥善保存聊天记录、药品图片、转账凭证等证据资料。最终,应将这些证据资料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举报。需注意,非法交易所谓的“回流药”会受到罚款和行政制裁等惩罚,因此,我们理应积极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并且要保证市场的正常秩序不受损害。

政策推进情况

今年三月,成都市医保局向全市医药机构发布了关于“依码支付”信息系统接口升级改造的指令。随后,市人社局、市卫健委、市市场监管局共同发布了相关文件。这些文件对追溯码的使用标准、应用范围的拓宽以及部门间协作的强化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在这样的基础上,药品追溯码的广泛应用得到了推动。

未来规划展望

成都市医保部门负责人指出,今后将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的指导方针,积极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他们打算加强对于指定医疗机构的指导和监督,加大数据监测力度,并对这些机构的信息收集工作提供精准的指导。同时,他们还计划激发市民参与药品安全管理,以保障用药安全及医保资金的安全。

在挑选药品的时候,你有没有习惯性地用二维码扫描来了解药品的来源和流通路径?如果这篇文章让你有所启发,不妨给它点个赞,同时也可以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