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任倩倩 王雷雨
河南省气象台预测,在7月3日至6日期间,我省某些区域气温感受值将超过40℃,且天气状况将以酷热潮湿的“桑拿天”为主。
根据数据统计,在高温高湿的“桑拿”环境里,某种严重急性病症的发病率会出现明显增长——这种病症就是热射病。
汪梦君医生,来自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郑重地强调道:“临床数据显示,确诊为热射病后,死亡率超过50%,特别是对于年老体弱的人群,治疗效果非常不理想。”
【高温+高湿,热射病的“培养皿”!】
汪梦君医生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热射病属于最严重的暑热病症,这种病症与死神较量,形势危急。该病并非突然降临,而是人体在长时间暴露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导致体温调节系统完全失效的后果。
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人体依赖的出汗散热功能无法正常运作。汗水无法排出体外,导致热量无法有效散发,身体内部的温度就像被持续加压的高压锅一般,不断上升。
一旦引发热射病,热损伤便会损害大脑、心脏、肝脏、肾脏等关键器官的细胞构造,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
汪医生指出,患者症状从轻微不适迅速恶化至昏迷休克,其发展速度大大超出预期,而关键的急救时间通常仅有短短30分钟。
【这几类人群要重点防范,警惕身体的求救信号】
去年,我们曾遇到一位心急火燎送外卖的小哥,他在路边突然晕倒,被过路行人发现。经过诊断,他患上了热射病。汪医生强调,户外工作者、老年人群、婴幼儿、孕妇和产妇等,都是中暑和热射病的高风险人群。
夏季高温时期,若出现头晕、头痛、心慌、恶心、强烈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皮肤感觉灼热且发烫、步态不稳、情绪烦躁不安等症状,这便是中暑的先兆。此时,应迅速采取措施,进行紧急降温并补充液体。
若出现以下几点,则很可能是热射病症状,请立即送医:
1.体温升高:体温≥40°C或体温计“爆表”量不出温度。
2.意识不清:呼之不应、抽搐、昏迷。
循环警报需注意:剧烈出汗后,若出现汗液骤停、面部失去血色、心跳变得微弱、血压下降至90/60毫米汞柱以下,即为休克征兆。
皮肤上出现无明确成因的紫癜或瘀斑,这可能是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征兆。
【热射病如何急救和预防?】
汪医生强调,一旦发现疑似热射病患者,务必迅速行动,全力把握那至关重要的急救黄金时段——即前后的30分钟。
一旦患者表现出意识不清或体温急剧上升,务必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20!汪医生特别指出,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应当立即协助患者迅速降低体温。
将患者移至阴凉且空气流通的地方,同时采取物理方法降低体温。随后石家庄市神兴小学,协助患者脱去外套,随后用冰袋、冷毛巾或其他低温物品(例如冷冻的饮料瓶)对颈部、腋下、大腿根部等血管密集区域进行重点敷贴。此外,还可以向患者身体喷洒冷水。
患者意识尚且清晰,并且未出现呕吐症状,此时可以适量地分次饮用一些含有盐分的冷水饮品,例如冰镇的盐开水或功能性运动饮料。
此外,汪医生还给出一份“桑拿天健康指南”:
中午12点至下午2点期间,应尽量减少外出,除非有紧急需要,并且特别要避开那些体力消耗大的活动。
积极补充水分:应主动分次适量饮水,不要等到感到口渴时才喝。在出汗较多的情况下,可适当饮用淡盐水或运动饮料来补充。
穿着宽大、色调浅淡、便于通风的服装,同时使用遮阳伞、戴帽子、佩戴太阳镜等工具来做好防晒措施。
4.防中暑:户外工作者随身携带人丹、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
特别关注:务必留意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儿童的体质状况以及慢性病患者的身体状态,保证他们身处一个凉爽舒适的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