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毒蛇伤人频发!这场血清保卫战能否守护生命安全?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盛夏将至,村民在野外遭遇毒蛇袭击的情况屡见不鲜,那么如何更有效地保障受害者的生命安全呢?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血清保卫战”已经悄然展开。

图片

近日,大姚县桂花镇的村民李会聪在田间辛勤耕作时,不幸遭遇毒蛇袭击,身体出现中毒症状。事发后,他被迅速送往医院。医生通过查看现场拍摄的蛇的照片,迅速确诊了蛇种,并立即为其母亲注射了抗蛇毒血清,成功挽救了她的生命。目前,李会聪的母亲已经基本康复。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楚雄医疗系统所构筑的“生命防线”。

图片

李会聪,患者的家属,表示:“抵达医院后,我们向医生展示了蛇的图片,得到了迅速的治疗,目前病情已基本痊愈,对医生的救治深表感激。”

那么,当我们在野外遭遇蛇类出没,或者不幸被蛇咬伤,我们该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确保自身安全呢?

周荣军,楚雄州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指出:“在野外遇到蛇时,应尽量躲避,避免正面冲突。若不幸被蛇咬伤,需保持冷静,切勿剧烈活动。同时,应尽力记住蛇的形状、颜色和花纹等特征,以便医生准确识别并针对性治疗。此外,被咬伤口应保持清洁,避免污染,切勿用嘴吸吮。”

图片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得知楚雄州已有8家州、县级人民医院储备了抗蛇毒血清以备紧急救治,牟定县人民医院已着手安排抗蛇毒血清的采购互助县树人高级中学,而双柏县则已制定了周密的转诊应急计划,旨在全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图片

林利军,楚雄州人民医院药剂科的药士,表示:“我院储备了抗蛇毒血清,日常使用的主要有四种:针对五步蛇、蝮蛇、眼镜蛇和银环蛇的抗毒血清,这些都不会对患者的救治造成任何影响。”

据调查,在每年的4月至11月期间,楚雄州人民医院接收的毒蛇咬伤病例中,大部分患者是从事田间劳作的农民以及热衷于徒步旅行的爱好者。在这段时间里,血液毒类蛇咬伤的情况尤为普遍。针对这一高发季节,楚雄州人民医院向公众发出警示,提醒大家在从事户外农活或徒步旅行、游玩时,务必加强安全措施。即便不幸被毒蛇咬伤,只要处理得当,并迅速得到救治,就能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