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河南手机报记者 许光琳
游泳和泡温泉之后,孩子突然陷入昏迷,紧接着被送往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最近,有位家长在社交网络上发帖透露,孩子可能感染了“阿米巴食脑虫”,病情相当严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帖文中提到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舜耕街道办事处,这位家长曾于6月7日和6月14日带着5岁的女儿去游泳和泡温泉,然而到了6月22日,孩子开始出现头痛、低热、呕吐等症状。紧接着,6月23日,孩子被送往医院,并在那里出现了抽搐,随后陷入昏迷。到了6月24日,孩子被转院至PICU,接受了插管和呼吸机的辅助治疗。到了6月27日,检查结果显示孩子感染了福氏耐格里阿米巴病原。到了7月1日,家长在社交媒体上更新了孩子的病情,表示孩子仍在医院接受治疗。
什么是“食脑虫”?主要存在于哪些地方?又该如何预防?
什么是“食脑虫”?
“食脑虫”又称阿米巴原虫,其学名来源于变形虫“Amoeba”,它是一种由单个细胞构成的生物体。在众多种类中,福氏耐格里阿米巴、棘阿米巴以及巴氏阿米巴等,尤其容易引发疾病。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指出,在我国,“食脑虫”感染的风险非常小,然而,一旦感染,往往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身上。这种疾病若侵入大脑,死亡率极高,且病情通常在发病后的一周内急剧恶化。初期症状与普通脑膜炎相似,极易被误诊为细菌或病毒感染。
“食脑虫”主要存在于哪些地方?
郑州市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的主治医师刘亚楠指出,在炎炎夏日,人们在湖泊、温泉、河道或戏水池中潜水或跳水时,鼻腔会受到温暖淡水的强烈冲击,这正是感染疾病最常见的途径之一。
据相关资料显示,阿米巴原虫无需依赖宿主,它们能够在土壤和水域中独立生存。这些地方包括气候温和的湖泊、河流、地热温泉,以及工业排放的废水、消毒效果不佳的含氯游泳池和热水器等水源,还有湿润的土壤,都是阿米巴原虫可能存在的场所。
感染后有药可医吗?
刘亚楠强调,针对“食脑虫”的感染,大家无需过度恐慌。以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为例,研究数据表明,其暴露几率相当高,然而,在每百万次接触中,感染的风险仅有2.6例。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具备抵御阿米巴原虫感染的能力。
如果在“温暖淡水刺激鼻腔”的一两周内,你出现了高烧、剧烈的头痛、恶心和呕吐,以及颈部僵硬的症状,甚至很快出现意识模糊,那么你必须立即就医,并且要主动向医生说明“我在最近哪片水域不小心将水吸入鼻腔”,以确保能够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
夏天玩水需要注意什么?
请勿将头部浸入水内。在前往湖泊、池塘、河流、喷泉或温泉等地游玩时,应尽量防止鼻孔被水侵入,佩戴鼻夹可以提供更可靠的防护,避免变形虫侵入鼻腔。
其次,我们并不提倡在野外游泳。游泳活动应当选择那些经常进行消毒处理的游泳池或水上乐园进行,同时务必佩戴泳镜和鼻夹。在游泳过程中,应避免用脚踢动水下的沉积物,以免导致变形虫等微生物扩散至水中。
此外,游泳完毕后应立即用瓶装水冲洗鼻腔,抵达家中后,还需用煮沸的温水进行二次清洗。对于患有鼻炎的人来说,在日常生活中清洗鼻腔时,应避免直接使用自来水,而应使用经过煮沸的清水调配成生理盐水,同时,洗鼻壶等器具也应定期清洗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