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充电宝的安全性
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民航局实施新规:
自今年6月28日起,
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
标识不清晰或被召回的充电宝
乘坐境内航班。
3C标识长啥样?
如何辨别真伪?
面对市场上种类繁多的充电宝,
我们又该怎么选择?
什么是3C认证
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简称3C认证,是我国为了确保消费者人身安全、国家利益和环境保护,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一项强制性的市场准入措施。依照国家相关法规,自2024年8月1日起,所有在市场上销售的充电宝产品必须具备3C认证标志。
教你三招辨别3C认证的真伪:
@看立体效果
观察3C认证标志的正面,可见其底色为纯白,图案则为黑色。仔细审视标志的图案,通过3C认证标志的菱形视角来看,会发现标志呈现出强烈的立体感,给人以逼真的视觉体验。若标志缺乏立体效果,则可断定其为伪造的标识。
图源:央视新闻
@防伪码
商品一旦通过安全认证,便配备有独一的编码标识,揭开3C标志后,便可显现该防伪码。通常情况下,假冒的标志缺乏这一防伪码。正宗的3C标志一旦被撕开,便无法复原,不能再粘贴回去,这同样是一种有效的鉴别手段。
@网上查询
访问我国质量认证中心官网,点击“证书查询”选项,挑选制造商——即商品的生产商,查看结果若显示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则表示产品合格;若系统提示“未发现相关证书”,则表明该商品不符合质量要求。
也可将防伪码输入到“证书编号”里查询,这样查询更加精确。
3C认证的标识仅仅代表了一个基础的安全验证,它并不等同于质量保证。拥有3C认证表明该产品符合了国家设定的安全标准,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产品的性能出众或者具有长久的耐用性。
乘坐交通工具的携带要求
可以登机的充电宝不仅要带有3C标识,而且要符合容量规定。
依据《民航旅客携带“充电宝”乘机规定公告》,携带的充电宝若其额定能量未超过100Wh(即大约27000毫安时),旅客可直接携带;若能量在100瓦时至160瓦时之间(相当于27000毫安时至43000毫安时),则须获得航空公司的许可,且每次限带两块;而能量超过160瓦时的充电宝则禁止携带。
飞行期间,严禁使用充电宝为电子设备供电,并且必须始终保持带有启动功能的充电宝处于关闭状态。
飞机客舱处于一个增压状态,当飞机进行起飞和降落时,客舱内的气压会随之发生变化,从起飞前的1个大气压降至巡航阶段的约0.6个大气压,并在降落过程中逐渐回升至1个大气压。在这样的气压条件下,使用充电宝可能会引发过热,从而提高其自燃的风险。
已获授权图,转载有风险
乘坐飞机时,必须严格检查携带的充电宝是否标有3C认证标志,那么乘坐火车或地铁时,是否也有相应的规定要求呢?
铁路12306表示,旅客在携带充电宝乘坐火车时,无需关注其是否具备3C认证,亦无需考虑品牌,只要充电宝的额定能量不超过100瓦时,便允许携带。然而,需留意一点,若充电宝上关于额定能量的标识不够明显,则不得带入车站。
广州地铁方面强调,早在2018年发布的《城市轨道交通限制携带物品目录》中已规定,乘客所携带的充电宝数量不得超过五块,且每个充电宝的额定容量不得超过20000毫安时。目前,这些规定尚未发生变化,而广州地铁近期亦未对充电宝的品牌及3C认证标识实施限制措施。
慧眼识“宝”看这四点
在众多各式各样的充电宝面前,我们该如何挑选出既安全又值得信赖的产品呢?以下有四个关键点值得留意:
观察产品外观时,需挑选来自正规厂商的商品,留意外包装上是否清晰标注了生产厂家、防伪验证码以及条形码等关键信息三门峡市农机农垦发展中心,同时要检查是否标有3C认证标志。
观察充电宝的电芯:通常情况下,这类产品会选用锂离子电芯或锂聚合物电芯。其中,锂聚合物电芯在安全性方面表现更佳,并且其使用寿命也相对较长。
看转换率:合格的充电宝实际转化率一般在65%—85%之间。
观察容量:在选择充电宝时,容量并非越高越佳,我们应当结合实际使用需求和不同环境来全面考量。
日常使用时,电池容量介于5000毫安时至10000毫安时之间,这种电池既轻便又实用,可以为手机充电1至2次。
短途出行所需电量建议在10000毫安时至20000毫安时之间,这样的配置既兼顾了续航能力,又保持了设备的便携性。
飞行器续航能力需达到两万毫安时或更高,同时需兼顾其自身体重以及飞行时的相关限制。
已获授权图,转载有风险
希望大家都能用上
安全可靠的充电宝,
远离安全隐患,
享受便捷的充电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