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仔癀竟称经临床试验对肝病患者有效?数据呢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图片

有人宣称片仔癀对于治疗肝病有效,然而他们并未出示关键的实验结果。这种说法是否可靠?我们可以对此进行一番深入探究。

图片

临床试验迷雾

图片

片仔癀公司宣称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其产品对肝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然而他们并未公开具体的数据细节。在此次研究中,他们仅邀请了中医界的专家学者参与,而这些专家们指出,相关研究具备较高等级的循证医学支持。然而,这些已发表的临床研究往往样本量有限,或者仅在一个单一的中心进行,并未达到循证医学高级别证据的要求。《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专注于天然药物的研究领域,不过,此类试验往往难以完全证实片仔癀在肝病治疗上的实际疗效。

名称由来与宣传

片仔癀这一名称源自闽南方言,“癀”字蕴含着热、毒、肿、痛及炎症之意,“仔”则是一个带有感情色彩的语气词。据宣传资料所述,一片片仔癀便足以缓解上述症状。不过,目前关于其改善乙肝相关消化道症状的文献资料,主要还是依赖传统经验或小规模的研究,缺少经过严格设计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的证实。此外,关于传统“清热解毒”的功效,与目前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尚未形成明确的因果联系。

传统“毒”概念泛化

图片

明清时期,中医对“毒”的认识变得更为全面,炎症、肿瘤的溃烂、情绪的波动等现象都被纳入其中。甚至将癌症的早期征兆简单归因于“热毒”所致,将复杂的病理变化简化处理。这种中医所说的“热毒”症状众多且复杂,然而并未明确指出其物质构成,只能善意地猜测它可能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图片

宣传“保肝”真相

片仔癀在推广其“保肝”作用时,只提及了转氨酶水平的降低,却未对消除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进行验证,甚至有延误抗病毒治疗的风险。尽管产品说明书中提到“热毒血瘀证”适用,但并未提供明确的诊断依据。中医师在诊断疾病时,主要依据患者自述的症状,这样的做法无疑降低了其宣传的可靠性。

图片

危险误导隐患

用片仔癀取代抗生素来对付细菌感染,可能会导致脓毒症。乙肝患者必须持续接受抗病毒核心治疗,若病情发展到肝纤维化或肝硬化阶段,就必须将抗病毒药物与肝保护剂同时使用。但是,片仔癀的过度宣传可能会让患者误选治疗方案,进而耽误病情的治疗。

传统医学与科学之路

“清热解毒”在市场上被当作了推销的口号,这导致传统医学的声誉在类似的误导下受到了伤害。在科学解毒的过程中,我们理应坦诚承认自己的不足,而不是盲目地以为五百年前的古人就掌握了所有的知识和智慧。我们应当依靠科学和严谨的研究,还有临床试验来验证药物的效果,而不是轻信那些缺乏充分证据的广告宣传。

面对片仔癀等类似宣传,我们应如何正确识别?大家可以在评论区发表看法,同时,也可以点赞和分享这篇文章,让更多人了解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