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成全球女性健康大敌!230万新发病例咋破临床困境?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图片

乳腺癌的治疗道路既漫长又充满挑战,过程相当不易。在一位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存在诸多值得深入分析的环节。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故事,去挖掘其中的众多细节。

初期发现

图片

图片

2019年11月,患者察觉到左侧乳房出现异常肿块,同时左侧腋窝也出现了类似肿块。然而,她并未意识到这一状况的严重性,既未给予足够重视,也未前往医院接受治疗。这种忽视或许为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埋下了隐患。若在病症初期未能得到及时处理,病情很可能在不经意间逐渐恶化。

图片

图片

关键检查

2020年6月19日,患者接受了PET-CT检查,检查发现左侧乳房存在代谢活跃的肿块和结节,其大小为2.1厘米乘1.9厘米,SUV值达到了15,初步判断为乳腺癌。这一检查结果如同晴天霹雳,确诊之后,治疗工作变得尤为迫切。

图片

手术波折

2020年12月18日,患者接受了手术以治疗胸椎压缩性骨折,并且在此期间停止了吡咯替尼或安慰剂的服用。手术过程进展顺利,成功解决了骨折问题。然而,治疗计划却遇到了障碍。尽管如此,疗效评估的结果显示,患者的病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实现了部分缓解,也就是PR。左侧乳腺的肿瘤、左侧腋窝的淋巴结以及肝脏内发现的转移癌,它们的直径总和减少了39.09%,而且,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已经增加到了7个月。

图片

图片

转移情况

2021年2月5日,检查结果显示肝脏存在多个转移灶,并且又出现了新的病变。在疗效评估方面,通过PR指标观察到左侧乳房的原发肿瘤、左侧腋窝的淋巴结以及肝脏转移灶的半径总和降低了81.31%,而且无进展生存期已经延长到了24个月。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病情出现了反复,转移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治疗上的挑战也在持续增加。

图片

持续治疗

图片

2023年2月6日,复查腹部MRI时,我们注意到肝脏内原本存在的多个异常信号出现了增多和扩大的趋势。从2023年11月3日起至2024年7月27日,病人在我们医院接受了8个周期的T-DM1治疗。然而,在治疗过程中,病人的血小板计数出现了下降,最低降至了58×10⁹/L。鉴于这一情况,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提升病人的血小板水平。根据疗效评估的数据,到了2023年7月31日,与五月份相比,患者肝脏转移肿瘤的体积明显减小了。

综合方案

图片

2024年8月5日至30日,患者接受了颅脑放疗。放疗之后,脑部的不适症状明显减轻。治疗开始阶段,最初的一线治疗方案的无进展生存期只有7个月。但后来,通过使用吡咯替尼与卡培他滨的联合二线治疗方案,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得到了显著延长,成功达到了24个月。2024年,患者不幸患上脑部转移,于是他们决定采取“局部放疗配合全身系统性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案。这种治疗方式有望帮助患者实现病情的长期稳定控制。

在这段治疗过程中,患者尝试了多种治疗手段,经历了很多曲折,然而效果也是相当明显的。对于乳腺癌这样复杂的疾病,到底哪种治疗方案最为重要?欢迎大家留言谈谈您的观点,同时请不要忘记点赞和分享这篇文章。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