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每年都坚持进行健康体检,乳腺部分的检查结果一直显示正常。然而,令人震惊的是,她却被诊断出患有中期的乳腺癌。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这种隐藏在看似正常体检结果背后的健康隐患——“查体间期癌”。
特殊乳腺病例
近期,山东省妇幼保健院接待了一位不寻常的病人。这位名叫刘女士(化名)的48岁女性,以往乳腺检查结果一直显示正常,但这次检查却发现她体内有一个大约2厘米的乳腺癌中期肿瘤。朱坤兵团队对她进行了细致的术前检查,发现她的左侧乳房在6点钟方向,腺体边缘有一个低回声的异常肿块。这一发现引起了他们的高度警惕,他们怀疑这可能是癌症的信号。手术后的病理检查结果证实了这一推测,最终确诊为浸润性导管癌。
查体间期癌定义
这种情况被称为体检间隔期癌症,亦称作筛查间隔期癌症。这指的是在两次常规体检之间,偶然发现的恶性细胞病变。这类癌症在常规体检时并未被发现,直到下一次体检前,因症状显现或意外检查才得以确诊。刘女士的情况正是如此,她还算幸运,因为肿瘤体积较小,适合进行保乳手术。
发生原因解析
癌症在两次体检的间隔期间被发现,通常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在前一次体检时,肿瘤的体积非常微小,未能被检测出来,随后肿瘤的生长速度加快。第二种情况是,在前一次体检时,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但肿瘤在体检间隔期间迅速增大。因此,即便之前的体检报告显示一切正常,我们也不能对此掉以轻心。
检查手段弊端
超声检查成本不高且操作简便,不会造成身体伤害,然而在探测早期微小恶性的肿块上效果并不理想。研究显示,在我国,大约有15%至25%的乳腺癌病人在常规健康检查中未被确诊。对于这些乳腺癌,常规超声检查的检测成功率不足40%。所以,仅凭超声检查,很可能错过不少在体检中未被察觉的乳腺癌病例。
合理检查建议
朱坤兵提出,女性在完成超声检查后,还应额外进行钼靶检查。将超声与钼靶检查结合,乳腺癌的检出率能够提高至85%。这种方法已被广泛认可,被认为是乳腺癌检测的有效手段。针对40岁以上的女性,建议她们每年或每隔一年至少进行一次钼靶检查,以便在两次体检之间,不遗漏任何癌症的早期迹象。
致病因素提醒
许多人觉得乳腺问题可能与心情变化有关,这种看法有一定合理性,但并不是引发癌症的主要原因。亚洲的研究数据表明,长期抑郁的情绪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病率有一定的联系。再者,超重和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他们的患病风险会相应增加。有家族病史的人,其得病的可能性是常人的两到三倍,而体重过重的人患病率也相对较高。
刘女士的经历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要想真正预防癌症,仅仅依赖常规的体检是远远不够的,精确的筛查才是至关重要的。你有没有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对自己的乳腺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