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25周监测显示!呼吸道合胞病毒对儿童威胁有多大?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儿童年龄尚幼,其呼吸系统较易受到疾病侵袭,尤其在南方地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感染案例显著上升,这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构成了不小的挑战。尤其是对于0至4岁的婴幼儿,这种病毒的威胁更是不容小觑。

监测数据现状

图片

国家疾控中心发布的2025年第25周监测报告显示,针对南方省份的住院病例,我们发现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检测阳性率为4.7%。这一数据比鼻病毒的7.2%和新型冠状病毒的6.7%都要低,因此在病原体检测结果中排名第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0至4岁的住院儿童中,这种病毒的检出率位居首位。这一统计数字表明,呼吸道合胞病毒在年龄较小的儿童中发病率较高。

图片

临床实际分析表明,这些数据与实际状况相吻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呼吸专科的主任,新生儿科专家高薇薇表示,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岁以内婴儿下呼吸道感染并需住院治疗的主要原因。该病毒引发的毛细支气管炎有可能会迅速加剧,进而引起缺氧和呼吸衰竭。在今年五月至六月这个时间段里,该医院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接收了若干名患有由合胞病毒导致的严重肺炎的婴儿。

短期重症之忧

儿童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后,年纪较轻者短期内可能面临重症住院的风险。此病毒能迅速侵袭孩子的呼吸系统,使原本脆弱的呼吸道难以承受压力。研究指出,感染初期孩子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症状,但病情可能迅速恶化,引发严重肺部感染等问题。

众多孩子不幸感染了这种病毒,不得不住进重症监护室,这对他们的家庭而言,不仅增加了沉重的经济压力,还在心理上带来了巨大的痛苦。看着年幼的孩子忍受病痛,家长们焦急万分。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家庭为了孩子的治疗四处奔波,付出了极大的精力和财力。

长期健康威胁

除了造成眼前的风险,呼吸道合胞病毒对孩子的长期健康也埋下了隐患。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孙丽红团队在《中国实用儿科杂志》发表的一篇综述提到,婴幼儿若感染此病毒,其肺功能受损可能持续十年以上,而且会大大增加他们日后患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几率。

郭予雄,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的负责人,他提到,大约每三个康复的患儿中,就有一个可能在康复后反复经历喘息或哮喘的困扰,这种状况可能会伴随他们的一生。这些孩子在幼年时期感染了病毒,导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频繁遭受呼吸道疾病的侵袭,这大大降低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临床应对困境

在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临床治疗中,我们遇到了诸多困难。现阶段的治疗方案主要针对症状,尚无特效药物。郭予雄表示,这种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其传染率是轮状病毒的2.5倍),且容易反复感染,使得婴幼儿在人群密集区域感染的风险显著提升。

我国每年大约有六十二万至九十五万儿童因感染这种病毒而必须住院接受治疗。这一情况反映出该病毒的传播范围非常广泛,其影响十分严重。因为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过程常常显得比较被动,医生们只能尽最大努力缓解孩子们的痛苦,同时等待他们自身的免疫系统开始发挥作用。

抗体防控作用

2024年8月,我国在广东开启了全国首个合胞病毒长效单克隆抗体项目,名为乐唯初®(尼塞韦单抗)。在合胞病毒感染者中,高达85%的住院儿童是健康的足月新生儿,他们均存在感染该病毒的潜在威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抗体仅需注射一次,便能为婴儿在整个流行季节内提供全方位的保护。

广州与深圳的多家医疗机构现已开展疫苗接种服务。这些疫苗在欧美地区经过实际应用研究,其预防效果得到了确认。虽然单抗的价格依据体重分为两个档次,大概在1800元至3100元不等,然而,它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已让众多家长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防控未来展望

尼塞韦单抗的推广应用标志着我国在合胞病毒防治领域取得了新的进展。尽管如此,防治任务依然艰巨,我们迫切需要研发更多高效的防治手段,提升对病毒的认知,从而减少其对儿童健康的潜在风险。面向未来,我们必须加强病毒研究,改进防治策略。对于如何进一步加强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的防治,您有何见解和建议?欢迎点赞、分享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