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早期信号?什么样的易癌变?专家为你一一解答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结直肠息肉,亦称大肠息肉,是一种普遍的肠道良性病变。根据数据统计,大约有90%的大肠癌病例是由肠息肉恶化演变而成的。

图片

通常情况下,肠息肉并不具备显著的特征性症状,许多患者都是在进行体检时通过肠镜检查才得以发现。在排便过程中出现的某些变化,或许正是肠息肉向我们传递的警示信号。

肠息肉的早期迹象有哪些?哪些类型的肠息肉更容易转化为癌症?《生命时报》在微信中搜索“LT0385”即可订阅,特此邀请专家为您详细解析。

受访专家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 白涛

武汉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向雪莲

肠道长息肉的早期信号

肠道黏膜在受到刺激后,会引发细胞增生,进而产生一种小型的突起组织,这便是我们常说的肠道息肉。简单来说,就是肠道表面出现了一些类似肉质的肿块。这些息肉根据性质,通常可分为非肿瘤性和肿瘤性两大类。

肠息肉的尺寸和形状各异,有的仅有几毫米,有的则可达到几厘米;在数量上,它们可能只有一个,也可能是数个,甚至整个肠道都布满了息肉。当某一区域内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息肉时,我们称之为“多发性息肉”。

图片

排便出现以下几种情况,需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检查。

1. 便血。肠息肉导致的出血量较少,血色鲜红,有时伴黏液。

粪便的形态发生了变化,这是因为肠道中的息肉在粪便排出过程中对其产生了压迫,使得粪便变得细长,或者其表面出现了凹凸不平的沟槽。

排便模式发生转变。肠道内的息肉可能干扰肠道蠕动及排泄功能,从而引起排便习惯的变化,具体表现为便秘、腹泻,或两者交替出现。

息肉有脱落倾向。位于肛门附近的息肉,在排便过程中,由于用力过猛,有可能从肛门脱出。如果频繁发生脱落,可能会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并可能诱发其他并发症。

5类人爱长肠息肉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消化内科的主治医师白涛指出,以下五类人群更容易患上肠息肉。

年龄超过50岁

随着岁月的流逝,肠道黏膜的代谢功能逐渐减弱,慢性炎症的累积和基因变异的增多也随之上升,从而导致肠息肉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数据显示,在年龄达到50岁及以上的群体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个体存在结肠息肉的情况;而对于60岁以上的群体,这一比例则上升至40%至50%。

图片

有肠癌家族史者

肠息肉存在遗传倾向,若家族成员中有人患有肠息肉或肠癌,那么其他成员的患病风险会明显上升。

代谢综合征患者

代谢综合征涵盖了肥胖、血脂异常、2型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等多种症状,而这些症状与肠息肉的形成有着紧密的联系。

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现象以及高胰岛素血症状况,或许会直接引发结直肠细胞的过度增殖,进而推动息肉的生长发育。

图片

饮食习惯不良者

长期食用富含脂肪和糖分、纤维含量低的饮食,人们更容易患上肠息肉。这种高脂肪饮食会导致肠道内胆汁酸含量上升,进而刺激肠道黏膜;而纤维摄入不足则会减缓肠道蠕动,使得有害物质在肠道内滞留时间延长。

除此之外,吸烟和过量饮酒也会增加肠息肉的发生风险。

慢性肠病患者

长期受慢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慢性肠道疾病困扰的患者,因为肠道黏膜持续遭受炎症的刺激,导致肠息肉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肠息肉离癌有多远?

通常情况下,肠息肉并不会对身体健康构成威胁。然而,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比如频繁摄入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吸烟、饮酒、熬夜和长时间久坐,还有家族遗传的倾向,都可能导致息肉细胞发生突变。

若未及时加以处理,这些息肉细胞有可能失去控制,开始无序增殖,随后发生恶化,损害肠道结构,最终可能导致肠癌的发生。

图片

武汉协和医院消化内科的副主任医师向雪莲指出,在临床实践中,腺瘤性息肉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结直肠癌的发展过程通常遵循“腺瘤转化为癌”的模式,然而,从癌前病变发展到癌症通常需要5至10年的时间,所以,即便患者存在腺瘤性息肉,也不必过分担忧。

总的来说,一旦发现肠息肉,医生会综合考虑息肉的尺寸、形状以及病理检查结果来决定后续的治疗方案。大家不必过分焦虑,只要在这段时间内坚持定期进行体检,能够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手段,就能够有效阻止息肉向癌症发展的趋势。

肠镜检查很重要

建议在45岁左右进行一次胃肠道内镜检查,对于没有家族肠息肉病史以及直系亲属中无癌症病史的高风险个体,此后每隔五年进行一次内镜检查。

患有肠息肉或具有家族病史的个体,应将肠镜检查的起始时间提前大约十年,通常在25至35岁之间进行此项检查。

图片

不是所有息肉都必须切除

通常情况下,腺瘤性息肉以及家族性息肉病都需进行切除处理,这是为了预防其发生癌变的情况。

幼年性息肉常见于儿童时期,特别是10岁以下的男性儿童;患有黑斑息肉综合征(PJS)的人可能会因为慢性失血而导致缺铁性贫血,还可能因为息肉的牵拉作用而发生肠套叠。一旦这两种息肉得到确诊,可以考虑进行手术切除;而对于其他情况,则需要结合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切除息肉后,定期复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坚持规律的作息、适量的运动以及维持健康的体重,同时增加新鲜蔬果的摄入,减少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以此预防胃肠道慢性疾病。此外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舜耕街道办事处,还应减少吸烟、饮酒以及药物等对胃肠道的刺激,从而降低结直肠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