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怀孕七个月的妇女向我咨询,若她感染了梅毒却未接受治疗,将会面临何种后果?
听着这话我挺痛心的,因为梅毒的危害是很大的。
孕妇若患有梅毒,该疾病可能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导致胎儿死亡、早产、死产或天生患有梅毒。同时,若感染者未得到及时治疗,梅毒可能侵害身体多个器官,如心脏和神经系统等,造成的损害可能持续一生,对患者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确保母亲与胎儿的健康,孕妇在初期产检中必须接受梅毒血清学检测。一旦确诊梅毒永川行政服务中心,应即刻启动治疗。通常情况下,治疗分为两个阶段,分别在妊娠的第三个月和第七个月进行,这样做仍有生育健康婴儿的希望。然而,在整个孕期,都需持续进行跟踪观察,产后还需对新生儿进行为期两年的随访,直至RPR检测结果为阴性。因此,孕前检查和孕期体检显得尤为关键,必须严格遵守医嘱,按时进行相关检查,这是实现优生优育的基础性保障。
梅毒,离我们很近
微小的火苗也能引发大火,自1983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首次确诊八十年代首例梅毒以来,梅毒的发病率逐年攀升,晚期和胎传梅毒的病例也在急剧增加。因此,我们不应固守不愿面对我国梅毒传播速度加快的现实,而且对于梅毒,我们应当持有更为全面的认识。实际上,它正潜藏在我们身边,与我们息息相关。然而,许多人仍将性病视为仅发生在特定职业人群中的疾病,对此存有侥幸心理,实则相当危险。
性观念的放宽使得艾滋病、梅毒、尖锐湿疣等性病已从特定群体扩散至大众,因此,我们仍需提高警惕,并采取有意识的防护措施,以预防感染并保护自身。医生门诊中梅毒患者数量的上升,我们感受颇深,因此,积极应对防控梅毒,将成为一项漫长且艰巨的工作。
梅毒,老年人也要关注:
这不是海鲜过敏,是梅毒!
此外,我国梅毒患者群体并非仅限于年轻人,老年人同样需要增强对此类疾病的防护意识。事实上,在我的临床工作中,也曾遇到过老年患者。因此,我期望通过普及相关知识,帮助老年人提升对性安全的认识,并切实保护好自己。
我曾接待过一位七十三岁的男性梅毒患者,他是由妻子陪伴前来的。因此,我并未深入询问他的感染经过。患者回忆说,大约在就诊前的一个月,他食用了海鲜,随后身体上便出现了皮疹。随后,他在诊所取了一些药物服用,但病情并未改善,反而愈发严重。之后,他出现了便秘症状,前往消化科就诊,并准备进行肠镜和胃镜检查。在手术前,通过五项感染筛查,发现了他患有梅毒,并且检测结果数值较高,RPR1值为128。在面诊时,我发现患者的从手到脚、前胸后背,均布满了梅毒二期梅毒疹。
根据病情诊断,该患者感染的时间应在3至6个月前,这表明性保护意识不仅适用于年轻人,老年人即便有性需求也应加强自我保护。退休老人获取此类知识的机会可能极为稀缺,关注程度亦不高。若非消化科检查,患者的情况很可能被误诊。病情若拖延,可能进展至三期梅毒、神经梅毒或心血管梅毒,危害极大。幸运的是,这位老先生经过检查,艾滋病及其他感染性疾病均无问题。
这位年逾八旬的老者前来就医,其手心与脚底已覆盖着厚重的痂壳,部分痂壳已脱落,露出溃烂的创面。老者透露,此类症状已持续数月之久,起初仅表现为大面积的红斑,并未伴随明显的瘙痒或疼痛感。经过血液检测,结果令人震惊:竟确诊为梅毒,且已进入二期梅毒的病程。
令人困惑的是,在确认感染后,我们多次与刘老伯及其家属进行了核实,结果显示老伯并未涉足风月场所,甚至已经多年未曾有过性生活,那么感染的途径究竟是从何而来呢?从老伯所描述的生活状况来看,最有可能的原因是补牙。在过去十年中,老伯曾多次在一位“土医生”开设的私人诊所进行补牙治疗,而他最近的一次补牙是在去年的事。老伯及其儿子所述,该私人诊所的卫生状况不尽人意,所用的医疗器具消毒可能存在缺陷,而且在补牙治疗中出现了出血现象。依照梅毒的发病规律,感染此病的风险相当高。
没有性生活,38岁男子因梅毒致“痴呆晚期”
有一位38岁的男性患者,他正处于壮年时期,却不幸地出现了记忆力减退、言语表达不清晰等状况,这些症状与痴呆症极为相似。
患者曾在精神专科医院诊治,可病情却依然越来越严重。
那天,患者的母亲携带着儿子的核磁共振影像资料前来就诊,医生经询问了解,得知该患者今年已38岁,尽管处于壮年,却频繁出现遗忘事情的情况,且经常独自一人低声自语,这些症状与阿尔茨海默病(AD)颇为相似。在此之前,老人已带着儿子前往精神科医院接受治疗,然而病情却持续恶化。
这位38岁的患者所接受的头部核磁共振成像,其萎缩程度如同七八十岁老人的影像,相当显著,同时脑室也有扩张,这一状况并不寻常。在此情况下,医生对他儿子的生活经历进行了简要询问,发现他以前可能接触过毒品,生活较为混乱,因此推测他可能患有神经性梅毒。
血液检测报告显示梅毒检测呈强阳性反应,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紧接着,该男子前往专科医院进行了进一步的检查,最终被诊断为神经梅毒,亦称作麻痹性痴呆。
梅毒是性传播疾病中较为普遍的一种,它能够通过血液、母婴以及性行为等途径进行传播。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有可能演变成神经梅毒,给神经系统带来无法恢复的损害。该患者已进入痴呆的晚期阶段,无法与人进行交流,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损,无论是语言能力还是生活自理能力都在持续下降,错过了早期治疗的最佳时机。尽管症状有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疾病本身却无法被彻底治愈。
神经梅毒在初期症状复杂多变,而且许多患者会故意隐瞒自己的病史,这就使得误诊的情况较为常见。由于未能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超过三成的神经梅毒患者失去了自主生活的能力,而如果这部分患者未能及时得到治疗,他们很可能在3至4年的时间里面临死亡的风险。
再举一个关于女性的案例,这位女性年仅27岁,自幼便表现得十分听话。大学毕业后,按照父母的安排,她与相亲的对象开始了她的初恋。这对情侣感情融洽,相恋两年之后,他们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在进行孕前体检过程中,面对对“艾滋病、梅毒、丙肝”等传染性疾病的筛查,她坚决地表示:“我绝不可能患上此类疾病,无需进行检测。”
不久之后,她得知自己怀上了孩子,全家人都兴奋不已。然而,当她到医院进行孕期检查时,却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事情——检查结果显示她患有梅毒,而她的丈夫却并未受到感染。
婆婆和先生那怀疑的目光让她几乎承受不住,经过一番详尽的询问,她才逐渐回忆起自己婚前曾在街头的小摊上打了个耳洞,“恐怕就是那次不经意的举动,埋下了后来的隐患。”
如何预防梅毒
众所周知,梅毒能够通过血液、母婴以及性途径进行传播,然而,仍有许多其他的传播方式常常被人们忽视。
纹身
纹身技术涉及以针刺方式刺入皮肤,将对人体无害且不易被吸收的金属氧化物颜料注入至真皮层,从而实现皮肤色彩的着色效果。
纹身时,纹身针头频繁与受纹者血液接触,并多次浸入含有纹身液的容器中,若纹针未能彻底消毒,或者纹身液容器未能定期更换并消毒,那么在第二个人接受纹身时,就存在很高的风险引发交叉感染。
纹身过程中,人们容易感染乙肝、艾滋病、细菌性红眼病、沙眼、梅毒以及结核病等多种疾病。
纹身者并非个个都会感染病毒,然而,我们绝不能抱有侥幸心理。面对这类通过刀割和针刺进行的美容操作,务必选择那些设备完善、卫生状况优良的医疗机构,以免因器械消毒不彻底而患上疾病。
美牙
当前,众多追求美丽的人士纷纷选择前往某些牙科医疗机构接受牙齿美容服务。然而,这种美牙过程却可能引发交叉感染的风险,感染肝炎、艾滋病等疾病的机会相对较高。
医生指出,在牙病患者接受洗牙或补牙治疗的过程中,有高达80%至90%的人会出现牙龈出血的情况。若洗牙或补牙所使用的器械未能彻底消毒,那么,确实存在通过器械上残留的血液传播疾病的风险。
因此,进行美牙服务时务必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在这些机构中,为患者实施洗牙、补牙操作所用的器械头,必须是在经过彻底消毒且未拆封的状态下使用,以确保达到必要的卫生标准。
请大家注意,梅毒尚无预防疫苗,因此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注重个人性卫生,保持自身清洁,并避免参与不洁和危险的性行为。若伴侣出现任何可疑症状,双方都应立即前往正规医院的性病皮肤科进行就诊和检查。
梅毒患者注意事项
1)治疗期间,性伴也需检查,同查同治,治愈后定期复查。
留意避免将疾病传播给他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谨慎防护,特别是早期梅毒患者,其传染性较高。应单独使用个人物品,如内裤、毛巾等,避免与他人共用浴盆进行洗浴。
梅毒患者在初期阶段应严格禁止性行为,对于患病超过两年的患者,也应尽量减少性接触。在特殊情况下,必须使用安全套进行防护。
在患病期间,孕妇不宜考虑怀孕。一旦患者不幸怀孕,治疗应当尽快启动。至于是否保留胎儿,应充分尊重孕妇的个人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