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了半年的医药股6月现止盈潮!巨额减持为哪般?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火了半年的医药股,在6月迎来新话题——止盈。

《财经》杂志的不完全统计显示,在过去的短短一个月里,至少有30多家A股上市公司在医疗行业发布了减持信息。

迈瑞医疗的股东计划减持的金额可能超过10亿元;恒瑞医药的董事兼副总裁计划减持的股份数量不超过47.67万股;在当年股价暴涨超过200%的科兴制药,其控股股东和关联方正在持续减持,预计减持的股份数量不会超过599万股。

2025年的上半年,医药行业在A股市场中的涨幅位居首位。在万得的六大产业指数中,医药类指数的涨幅达到了26.75%,这一数字远超其他类别,甚至比位居第二的科技类指数高出将近10个百分点。

随着股价的显著上涨,医药类上市公司的股东和高层管理人员纷纷在高位进行套现操作。《财经》杂志经过统计发现,截至6月30日,在上半年期间,至少有128家医药类股票发布了减持的公告。在这其中,行业龙头华大智造出现了股东集体减持的情况,而科兴制药的大股东也进行了减持。

这些医药公司的管理层和投资者中,哪些人仅仅是追求短期利益,而哪些人则可能引起我们的警觉?

No.1

迈瑞医疗老股东,要套现10亿元

6月终章,迈瑞医疗发布一则重大减持公告:资深股东Ever Union(H.K.)Limited计划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内逐步减少所持公司股份,减持数量上限为500万股三门峡市农机农垦发展中心,这一比例约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0.41%。以当日迈瑞医疗的收盘价224.75元为基准,减持总额预计将超过10亿元人民币。

Ever Union公司持有迈瑞医疗的5148.2万股股份,这一持股量占迈瑞医疗当前总股本的4.25%。这一比例的股份,是在迈瑞医疗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份之前,由特定股东所持有的。迈瑞医疗自2018年起在A股市场上市,这意味着该股东所持股份已经超过了16年的时间。

2024年8月,Ever Unio在迈瑞医疗股价低迷之际,承诺不减少所持股份,“自2024年8月30日起的六个月内,将不会通过二级市场的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或协议转让等途径减持其持有的公司股票。”与此同时,控股股东及员工持股平台也做出了相同的承诺。

自那时起,迈瑞医疗的股价在短短一个月内飙升了将近60个百分点。随着承诺期的结束,该公司的股价已大致恢复到2024年8月的价位。在此背景下,Ever Unio公司选择减少持股,主要出于自身资金需求考虑。这一消息一经公布,迈瑞医疗的股价在当天小幅下跌了0.83个百分点。

2025年第一季度,迈瑞医疗遭遇了自2019年以来首次的营收与利润双双下滑,具体表现为营收降幅达到12.12%,归母净利润则下降了16.81%。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医疗行业的整顿、公立医院在医疗设备招标采购方面的步伐放慢,以及2024年上半年启动的规模庞大的医疗设备更新计划。这些因素导致部分有采购意向的医院选择暂时搁置招标,转而等待新政策的实施。

迈瑞医疗在业绩说明会上曾提及,预计国内业务的转折点将在第三季度显现;尽管海外市场的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但两年累计复合增长率依然维持在15%的水平。

医药二级市场投资分析师指出,他们对迈瑞医疗未来业绩的回暖持肯定态度,但鉴于公司正处在推进流水线业务和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阶段,他们期待管理层和股东能够进一步增强市场信心。

联影医疗,作为医疗器械行业的领军企业,在2025年3月底遭遇了股东减持的现象。上海中科道富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与上海北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作为利益共同体,采用询价转让的方式减少了公司股份的持有,合计实现了31.6亿元的流入。当时,这两位股东的股权转让价格为每股108.66元,而目前的市场股价已经达到了每股127.74元。

一级市场投资基金的运作周期通常在5至10年之间,到期时必须进行资金的回收,这一规定具有较为严格的约束性。在讨论一家中国创新药物企业时,礼来亚洲基金的一名投资管理人员也透露,每当基金到期面临退出时,他和团队成员都会感到十分惋惜,紧接着就会着手准备下一期基金的投入。

部分股东选择减持,并不一定表示他们对该公司失去信心,这或许仅仅是遵循投资周期和投资纪律的结果。一位来自一级市场的医药投资人向《财经》杂志解释道,无论是实现盈利还是控制亏损,都是投资者必须具备的素质。以2018年迈瑞医疗首次上市时的股价48.8元/股为参照,如今Ever Unio的股价已经上涨超过四倍。

至稿件发布之时,迈瑞医疗尚未对《财经》杂志关于是否有更多股东计划减持股份的询问作出回应。

No.2

哪些公司实控人、大股东正减持?

相较于普通股东,公司的控股股东、管理层,尤其是实际控制人的增资或减资行为,往往具有更明确的指向性。这位在二级市场从事医药投资分析的专家向《财经》如此表示。

根据《财经》杂志的不完全统计,在2025年的上半年,已有不少于11家医药类上市公司对外发布了关于其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减持股份的消息。这些公司中,包括了市值超过百亿元的医药商业化和科技转化平台——百洋医药,还有连锁药房如老百姓、大参林,以及科兴制药等。

图片

公告高管减持的企业有近30家,包括制药龙头恒瑞医药。

6月15日,恒瑞医药发布通告,宣布公司董事兼高级副总裁孙杰平计划出售股份,数量不超过47.67万股,这一数量占其持有公司股份的25%。以6月13日收盘价53.89元/股为基准,此次减持的金额预计将超过2500万元。

与恒瑞医药市值超3000亿元相比,孙杰平减持的份额微不足道,但他的身份却引人注目。他毕业于会计专业,自1998年起便加入恒瑞医药,曾担任财务总监、副总经理等职务,累计在公司服务27年,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战略规划有着深刻的认识。

医药股领域,亦存在财务部门负责人减持的情况,涉及创新医疗的总裁兼任的财务总监、九典制药的财务总监以及哈三联的财务总监等人。

科创板内的非盈利药物公司迪哲医药,在短短半年期间,接连有多达八位高级管理人员进行了股份减持,涉及职位包括首席商务官和副总经理等。

图片

2025年上半年,有超过23家医药上市公司的高管和股东进行了三次或以上的减持。这些公司中包括了体外诊断领域的领军企业华大智造,以及近期股价涨幅超过50%的神州细胞。在这些减持的个股中,有三只的减持幅度总计超过了5%,它们分别是金凯生科、山外山以及麦克奥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