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在进食数小时之后,大脑竟然能够将不适感与某些食物建立起联系。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神经活动机制?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番,这项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重要科研成果。
实验背景
2025年4月,《自然》杂志发布了一项新的研究成果,该研究主要探讨了大脑对于“食物中毒”所引发的神经反应。研究发现,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大脑都拥有一种“关联”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将“曾经吃过的食物”与“肠胃不适”联系起来。这项研究重点在于研究,当人们在进食数小时后感到不适时,大脑是如何将这种不适感与某种特定食物联系起来,我们把这个现象称作“条件味觉厌恶”。
小鼠实验
科研人员选取了小鼠作为实验样本,让它们初次尝试了葡萄味的饮料,并随后给予了氯化锂。观察结果显示,小鼠对这种饮料产生了躲避的行为。然而,如果在实验开始前,小鼠已经连续四天接触过葡萄味的饮料,对这种味道有了基本的了解,那么即便注入了氯化锂,它们也不会表现出躲避的反应。观察这一现象,我们发现大脑对于新鲜体验的感知特别敏锐,往往将初次尝试的味道视为可能存在的风险。相比之下,对于已经习以为常的食物,大脑不太容易产生负面的联想。
核心区域
研究结果表明,中央杏仁核在味觉与延迟不适的相互作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这个区域在三个关键阶段表现出活跃状态,分别是小鼠首次尝试新味道的时刻、尝试后30分钟内感受到不适的时候、以及两天后对那种味道的回忆时刻。过去的研究表明,这个区域与恐惧和情绪学习有关,而这次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它在味觉与延迟不适关系中的关键作用。
神经元激活
实验中,科研人员运用光遗传技术激活了 CGRP 神经元。这一动作使得即便小鼠并未遭受中毒,它们对某些味道也产生了反感。CGRP 神经元能够重新唤醒中央杏仁核中那些先前对特定味道有反应的神经元。这一过程就像是一种有目标的回忆。小鼠进食后若觉得身体不适,那些神经元就会再次被激活;而如果它们没有感到不适,它们就会逐渐回归平静,记忆也会逐渐变得朦胧。
缺乏影响
研究人员发现,在那些缺少 CGRP 神经元的小鼠身上,即便它们感受到胃部的不适,大脑也无法重新激活那些负责味道编码的神经元。这表明 CGRP 在“生病”与“记忆”之间起到了神经桥梁的作用,而中央杏仁核则是“反应中枢”。若缺少了 CGRP,大脑便无法完成将不适感与食物相联系的学习过程。
研究意义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食物厌恶背后的神经原理,而且为人们提供了深入了解创伤性记忆所激发的激烈情绪的新见解。然而,大脑仅当身体反应足够强烈时,才能捕捉并保留这些记忆。或许将来,我们能够利用这一发现,优化人类对创伤事件的记忆处理和应对手段。
你觉得这项未来取得的研究成果会在哪些特定领域发挥效用?若你对本文的观点表示认同,不妨给个赞,同时也推荐给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