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日的脚步临近,学生们一批批从学校中散去。在这期间,家长们需得全神贯注,照看好自己的小孩。孩子们天生充满好奇心,对于遇见的任何物品都忍不住要伸手去摸、去舔,有时甚至直接放入口中尝试,却不知道,危险正潜藏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举动之中。
小于年仅9岁,不幸遭遇胯部摔伤,紧急被送至安徽省儿童医院接受治疗。在医院进行检查时,医生们惊奇地发现,小于的腹部竟然存在一个发光的异质物体。
小于妈妈说,我们得赶紧带孩子去医院做个检查,担心这根骨头可能受了伤。片子拍出来后,医生发现他肚子里有个光亮点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舜耕街道办事处,怀疑可能是小图钉之类的异物。
小于的母亲回忆称,孩子或许是在家中进行小实验时,不慎吞食了螺丝钉。据医生介绍,此类吞食异物的病例并不罕见,通常可分为两大类情形。
安徽省儿童医院儿童普外科的主任医师张振强指出,首先,肠道存在畸形,尤其是小肠中存在憩室,不幸的是,一枚螺丝钉不慎掉入其中,导致长期无法排出体外。另外,还有一种较为罕见的情况,螺丝钉沿着阑尾腔道进入阑尾内部。阑尾属于盲端,且是一个直径仅为0.3到0.4厘米的细小腔道,通常情况下,异物很难进入,因此这种概率非常低。
通过B超检查,医生发属螺丝钉已嵌入小于的阑尾深处。治疗上,原本计划让孩子依靠自身代谢排出螺丝钉,然而数日过去,螺丝钉依旧顽固地停留在原地,期间小于的腹痛并未缓解。面对这一状况,医生最终决定采取手术方案。在完成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后,手术医生成功地将螺丝钉取出。
安徽省儿童医院儿童普外科的主任医师张振强表示,这种手术方式以微创为特点,同时避免了阑尾的切除,确保了其原有功能的保持和器官的完整性,现已成为众多家长所期待的治疗方法。
术后,小患者的恢复速度非常快,即将可以出院。据医生介绍,安徽省儿童医院普外科每年都会接待不少误吞异物的儿童患者。在这些病例中,有很多孩子因吞食异物而引发了肠梗阻、肠穿孔,甚至需要切除肠坏死部分等严重并发症。专家特别提醒,随着暑假的来临,孩子们在玩耍时,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出现异常的腹痛、频繁的呕吐或者拒绝进食等症状,务必立即带孩子就医。
安徽省儿童医院儿童普外科的主任医师张振强提醒:这类物品,诸如纽扣电池和磁力球,尤其需要警惕。此外,还有一些尖锐的小零件,比如针,也必须引起重视,切勿让小孩子随意玩耍或误吞。若此类物品误入腹腔,取出过程将极为复杂,甚至可能需要手术。因此,家长们务必严格看管好孩子。
安徽经视记者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