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加深下肾癌发病率上升!如何针对性治疗与提高生存率?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大皖新闻报道,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居民健康问题亦随之演变,其中以肾癌为主的泌尿系统肿瘤的发病率近年来明显上升。那么,针对不同阶段的肾癌,我们应如何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如何提升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又该如何提高泌尿系统肿瘤的诊疗水平?

安徽省立医院泌尿外科的负责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肖峻教授指出,癌症防治被列为“健康中国”战略的15项重点行动之一,而将癌症的整体五年生存率提升15%同样是“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目标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提升公众的健康意识、加速创新技术和前沿疗法的临床应用,是至关重要的举措,也是推动癌症防治工作向前推进、提升肾癌五年生存率的关键所在。

肾癌起病隐匿,不同分期需针对性治疗

肾癌与前列腺癌、膀胱癌共同构成了泌尿生殖系统中的三大恶性肿瘤,这一现象在50至70岁的中老年人群中尤为常见。近期,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我国肾癌的确诊数和死亡数已经跃居全球首位。由于肾癌在早期往往缺乏显著的症状,患者往往在出现血尿、腰痛、腹部肿块等典型症状时,疾病已进入晚期或转移阶段。

早期诊断与及时干预对患者的前景有着显著的影响。据调查,早期发现病例的五年生存率通常能够达到九成以上,然而一旦病情发展到晚期,这一比例会大幅下降。肖峻教授提出,对于40岁以上的群体,特别是那些吸烟、体重过重或患有高血压的人,每年进行一次肾脏彩色超声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早期肾癌患者在接受肾部分切除或根治性肾切除手术去除肿瘤后,其预后通常较为乐观。泌尿系统在解剖学上具有独特性,这也使得泌尿外科手术变得相对复杂。然而,随着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技术的进步,泌尿外科医生的操作能力和视野得到了显著提升,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器官损伤和出血量显著降低,术后恢复速度也因此加快。

晚期肾癌治疗主要依赖系统性药物。“近期,我国在晚期肾癌治疗方案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阿昔替尼与特瑞普利单抗的联合应用,作为国内首个获批准的晚期肾癌靶向免疫联合治疗方案,现已纳入医保体系,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产生了积极效应。”据消息透露,靶向与免疫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已在国际上成为晚期肾癌一线治疗标准之一。

五年以上生存率_五年总体生存率_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肾癌诊疗水平

肖峻教授指出,相较于肺癌、乳腺癌等癌症,肾癌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低,这一现象也部分导致了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生诊疗能力的不均衡。为了促进肾癌及其他泌尿系统肿瘤的诊疗水平提高,我们必须强化医院在区域内的核心地位,并向周边的基层地区扩散影响力,促使优质的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同时,还需深化指南等标准化诊疗流程的实施,确保基层患者也能享受到科学、合理且规范的治疗服务。

肾癌被纳入了2024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4版)》中,作为推动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要癌种之一。在针对单一疾病的质量控制领域,肾癌同样占据着关键地位。手册中详细列出了针对肾癌的四项单病种质控标准。肖峻指出,我们务必在基层医疗机构中深化质控指标的贯彻与实施,借助科学且完善的质控体系,使更多基层医师有能力为患者挑选出科学且适宜的尖端治疗方案,从而有效提高肾癌的诊疗质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泌尿外科部门近年来主导了一系列“泌尿外科U医公益行”活动,并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于社区、街道、乡村卫生服务站点以及县级医疗单位,通过举办免费诊疗、专家公益手术、健康知识讲座等形式,广泛传播早期筛查、早期诊断以及抗癌防癌的科学知识,提倡健康的生活习惯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舜耕街道办事处,使得优质的医疗资源得以延伸至基层,为广大区域内的患者带来福音。

大皖新闻记者 叶晓 见习记者 张旭凡

编辑 陶娜